他現在非常高興,自己就像是天選之子一般擁有一項別人都不會的神奇本事。
他有能力用法術感化惡魔。
但是在真正的掌握訣竅之前,他的事業進行起來實在是太累。
他現在的做法是,惡魔的品德提高多少,他就忍耐多少疼痛和疲勞,等價交換。
鑒于實際感化一個惡人的難度,他感化一個惡魔生物的難度必須更高,而越快的感化成功意味著他必須在越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么繁重的勞作。
于是極為辛苦。
因為沒掌握要害,所以感化它們才這么難。
至于怎么才能掌握要害,他的想法是,疼痛和疲勞換來能力的進步和事業的進展。
他把用來訓練自己的能力的這座山稱為千洞山,原因是山內和山下存在無數由惡魔蠕蟲建立的洞穴。
王輝準備拿惡魔蠕蟲來鍛煉自己的感化能力。
它們分為無數種類。
有強有弱。
而且確實存在被感化的可能,變成有益的魔法蠕蟲。
于是每天都找到一只蠕蟲,進行感化工作。
用法術實現精神直連,于是繞過了語言和種種溝通障礙,進行效率最高、也最激烈的精神交鋒。
他發現自己越是做這種事,精神力越是強。
而感化它們的效果也越是好。
為什么一個法術能夠這么強?
大約在于,它需要的犧牲足夠大。
感化一只惡魔生物,就是幫它承擔它的所有罪孽,忍耐它的所有攻擊和傾瀉的負面情緒。
這種行為其實非常的了不起。
越是做下去越會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辛苦。
可是快感同樣強烈。
他身邊的這些被感化的追隨者們給他帶來很多溫暖。
凡智慧生物,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會為了生存以及改善生存狀況做出無數的努力。
即使是惡魔生物,也會經常斟酌利弊,做一些違反惡魔習俗的事情。
所以感化法術還有個要點,那就是讓對方明白其中的好處并且愿意遵從。
從這方面考慮的話,被他感化有什么好處?
對于各種弱小的惡魔生物來說,它們原本生活的極為辛苦,而成為他的追隨者之后,便開始了群體生活,各自的魔法能力都能夠給同伴帶來很大的幫助,而大家的本領千差萬別,于是生活中便存在種種方便。
所以被他感化乃是它們的福氣,從此以后便過上了安全、舒適的生活。
越多種類、數量的魔法生物聚在一起,生活的方便程度越高。
比如寧神蟲、清潔蟲是大家都喜歡的。
而所有生產類、輔助類魔法生物都很受歡迎。
他這是不是抓住了要害了?
也許是的。
實打實的利益,如此的清楚明確,對于這些弱小的惡魔生物其實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他試著在精神世界中向它們闡明這些益處。
而闡述的好不好與經驗有巨大的關系。
所以才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
在千洞山進行了一個月的訓練后,他能夠在精神世界中快速的打動這些弱小的惡魔生物,他愿意給它們提供遠好于如今的生活。
下一個難題是,如果它們保持邪惡,他也不會接納它們,必須改造它們的思想,而這需要通過懲戒、責罰、說教、感化等手段來完成。
而后面這個過程實在是累人。
雖然精神直連法術能夠把溝通效率提高幾萬倍,可是溝通的疲勞與壓力也會被提高幾萬倍。
于是無比的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