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后先讓它們長好。
接著對這兩顆心臟進行搭橋。
接著讓它們進行物質交換。
這個過程極為容易出現暴死現象。
需要給它們注射特定的藥劑緩解免疫反應。
如果他的實驗設計的合理,執行的也好,它們的連接管道上就會出現一個一個發光的環。
這時候他需要對占據優勢的那一只進行精神直連,壓制住它對另一只的吞噬。
接著就是觀察它們的意識是如何通過信息素來解決糾紛,達成一致的。
它們各自都有幾百顆心臟。
每顆心臟既負責血液循環,也負責思考。
這么多心臟有個邏輯運算機制來決定身體的運轉。
現在它們的不同位置的心臟進行了互換。
導致它們的邏輯運算機制會出現紊亂。
它們會陷入困惑。
而為了找回秩序,它們會調整自己的身體,試圖消除混亂。
正常情況下混亂是不可以被消除的,它們必須學會忍耐這一點,承認自己的身體的殘缺,以不完美的狀態運行。
可是在特殊情況下,它們確實可以消除這種混亂。
雙方可以達到一種協調一致。
混亂就消失了。
新的秩序就建立了。
它們明明是兩個個體,表現卻開始變得像是一個個體。
這個時候它們的心臟的數量就超過了一個上限。
按理說正常生物是不可能超過這個上限的。
于是便可以觀察它的思維體系是如何慢慢崩潰的。
但是在那之前,它可以被當做一種防御精神攻擊的手段。
大部分精神攻擊都涉及到某個限度問題,而它是個例外。
至于怎么用它進行防御,還需要進行很多研究。
實驗一開始就極為不順。
對它們進行心臟移植較為簡單。
在治療法術的幫助下它們很難死亡,而且可以快速適應新的心臟。
可是對雙方的這顆心臟建立管道,用法術促進物質交換,這個過程總是會引起雙方的猝死。
連續實驗了幾十對,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難道是王輝的思考出了問題?
馬上就開始設計實驗,來檢測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這一檢測就要花費十幾天。
最終認為思路并沒有錯,可以繼續。
又是花了十幾天,試過幾百對惡魔蛞蝓。
終于有一對在橋接之后的環節沒有死掉。
雙方在進行吞噬。
王輝馬上與占據優勢的那一方進行精神直連,提供壓力,使它改為防御,同時用外部手段激活它們的邏輯調節功能,讓它們找到消除混亂的辦法。
很遺憾,一個鐘頭之后它們就死了,沒有能調節一致,并且由于信息的混亂自己的免疫系統殺死了自己。
王輝有些失望。
但是至少確實看到了它們進入了調諧一致這一步。
繼續尋找合適的實驗體。
為什么前面那一步死亡率這么高,至今他都沒找到答案。
還是依靠數量,來碰運氣。
又是一百對惡魔蛞蝓。
還是只有一對進入了調諧一致的環節。
結果還是在一個鐘頭后死了。
依然是不懂得其中的原因。
美莎是他的助手,但是經常對他缺少耐心,他一安排活她就煩。
美莎問道:“是不是要做個實驗來研究以下這些惡魔蛞蝓為什么在第一環那么容易死?”
王輝想了一下,覺得確實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