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歌是不收錢的,是否要打賞全看心情。
“我彈琴唱歌都是不收錢的,高興的聽眾可以向我這包里放錢。”
這是只有王輝的培訓班畢業的文藝工作者才敢做的事情。
他們就是認定了自己能夠靠打賞掙足生活費。
那么是否會出現兩個歌手爭搶演出場所的現象?
確實會的。
這就像是唱對臺戲,表現不好的只能喝西北風。
本事不足還跟別人較量,純粹是自討苦吃。
這些人在進行正規的商業表演之外還會在一些空地進行練習、彩排,沒錢的老百姓觀看他們彩排也是有意思的。
喊麥是王輝的培訓班中的藝術形式之一。
在王輝老家,有不少人嫌喊麥土。
可是在光之國,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文盲,那些喊麥的人至少都是高中、職高學歷,肯定比文盲有文化,喊麥對于文盲來說是種非常時尚、洋氣十足的。
工業化的進展真是慢。
不管王輝有多著急,都快不起來。
原因是各行業所需要的機械都沒被發明出來呢。
在王輝的建議下,光之國飛速的出臺了專利法,研制這些機械可以獲取巨額利潤。
紡織業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
王輝對紡織業極為不滿。
難民被運輸到南石城,結果沒有席子、床墊、沒有被褥毯子。
因為現在的紡織品主要還是通過手工生產,效率太低。
這么多人口正在搬過來,不抓緊改進工藝怎么行?
王輝自己便能設計一種機械式織布機,它顯得比較笨拙,耐用性不高,但是生產效率是傳統織機的幾十倍。
一座紡織廠可以供應幾百萬人需要的布料。
再建立服裝廠、棉被廠,各種日用品的供應都可以跟上社會發展。
可是服裝廠、棉被廠需要的機械尚未被研制成功呢。
想研制成功可不容易。
機械廠忙不過來。
所以才需要把所有人才都給調動起來。
這時候最近流行的人力飛機的重要性便展示了出來。
非凡者們以自己的非凡之力驅動小飛機飛行,又方便,又快速,所以樂意經常出門。
武士型非凡者蹬腳踏就可以讓螺旋槳轉的足夠快了。
像是普通人騎自行車一般。
不僅是方便,體驗也很棒。
不少非凡者在工業化的過程中能夠幫上大忙。
最懂各種技術的一般都是施法者。
傀儡法師會擁有非常成熟的機械技術,只要他們愿意,他們能夠用機械完成各種難度的生產任務,只是成本不好控制,工藝太陳舊,想用于大規模生產需要很多改進。
而武士型非凡者在施工方面非常重要。
幾噸重的東西,不需要吊車,一個武士就能夠扛起來了。
本來王輝對混泥土和玻璃不是那么看重。
可是看現在的樣子,不搞工業化生產完全不行。
于是把自己知道的生產辦法跟法師會交流。
混凝土比較容易生產。
石灰石燒熟,摻雜煉鐵的礦渣以及黏土,混合后打成粉,于是就得到了水泥。具體比例需要多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