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手扶拖拉機,對外形和結構進行優化,以便能夠采用自動化的方式生產。
各部件可以用機械來進行組裝,這樣子裝備的精密度便可以獲得比較大的提升。
那么,發動機首先要制作的比較標準,外觀尺寸不要任何出入。
別的零件想做標準比較容易,發動機想做標準是不是比較難?
柴油機么,大約要分成幾部分鑄造,再安裝到一起。
安裝的時候怎么保證形狀足夠標準?
能不能保證形狀足夠標準?能不能以機械的方式完成安裝,不用動手的?
他覺得在沒有數控機床的情況下想完成這種設計非常的難。
用手工安裝的話效率又太低。
他記得自己以前見過木工安裝家具,過程非常的麻煩。
老師傅一天只能夠安裝一輛手扶拖拉機,他覺得是合理的。
如果降低一下產品質量,是不是能夠提高一下速度?
下面還有問題,那就是輪胎的價格太貴。
現在的輪胎用天然橡膠配合魔法工藝制作。
等到鬼泣沙漠的石油冶煉工業發展起來,輪胎的價格才可以降低下去。
紅旗城手扶拖拉機廠一天能夠生產二十輛手扶拖拉機。
飛龍城一天也能夠生產二十輛。
加在一起的話一年就能夠生產一萬多輛了。
迷霧省的農業會變得省力很多。
三百萬人口,擁有一萬多臺手扶拖拉機,再加上別的類型的機械,按理說最繁重的環節都可以靠機械完成。
接著能夠讓農民工進城了。
工業化需要以緩慢的一步一個腳印的方式展開。
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否則得不償失。
現在機械廠是靠規模來提高產量。
雇傭的工人多,產量就高。
又不能盲目擴大規模,因為民間的購買力不足。
需要讓社會先發展起來。
伯丁市同樣在以每天二十輛的速度生產手扶拖拉機和機動三輪車。
先讓它們進入市場。
別處的商家跟紅旗城有合作,來這里學習生產技術,然后在自己家辦廠。
他們自行進行設計、招募金屬法師和機械師來解決一些實際的技術問題,然后嘗試建立自己的工廠。
整個光之國有大約二十家小型機械廠進入了市場,他們的老板有自己的思考,走的是跟王輝完全不同的路線。
王輝鼓勵這種行為。
其實他現在還是有點太冒進了。
他的機械廠規模太大。
他生產各種機車的時候也完全不關心銷售問題,覺得只要制作出來就容易賣。
好在事實證明了他這種想法。
接著就是修路的問是。
鐵路的修建到底是多大的工程呢?
鐵路比起水路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速度更快。
有可能快個七八倍。
水運需要花一天,鐵路一個多鐘頭就到了。
所以建鐵路是很有必要的。
他回頭考慮自己的手扶拖拉機的生產總覺得有哪里不大對勁。
一天四十輛,確實一年能夠生產一萬多輛。
迷霧省三百萬人口,有一萬多輛手扶拖拉機的話,用于農業生產已經非常方便了。
手扶拖拉機既可以用來運輸,也可以用來耙地、起重、脫粒、收割。
現在的三百萬人口中有兩百萬是農民。
每兩百人擁有一輛手扶拖拉機。
大約是每五百畝地擁有一臺。
其實還是遠遠不夠。
一輛手扶拖拉機耕地,一天能耕二十畝。
五百畝需要二十五天。
還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