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字寫得好?
趙巴菲的毛筆字也很可以的,《京華煙云》有一段趙巴菲直接在鏡頭里寫毛筆字,要知道但凡是字寫的不好的,銀幕畫面里絕不會出現演員本人拿筆寫字的全景特寫!
算了,人家就是人設穩固!
與其說才女,不如說才貌雙全。
……
《北京童話》宣傳,不是沈林一個人的事,俞妃鴻也要抽空上節目的。
她選了《楊蘭訪談錄》。
肯定聊到了沈林,說了兩人認識的經歷。
“我當時準備賣房子拍電影…”
“不是《北京童話》,是我一直想拍的一個作品,他是買主,應該是幫他媽媽看房子…”
“我記得他手里拿著我一直想拍的《銀杏銀杏》,就跟他聊了幾句,他對這個故事有相反的意見,把我原來的想法貶斥了一通…”
“我挺不服的,后來跟幾個導演朋友聊天,他們也都贊成他的觀點…”
“…再后來,我跟他媽媽認識了,跟他媽媽挺聊得來的…《北京童話》她們找我想讓我做導演…”
“我一開始也不想接,萬一賠錢了怎么辦,她們說‘做電影當然想賺錢,但不應該把賺錢掛在嘴邊,首先要考慮電影本身!’,這句話打動我了,然后…”
“然后你就接了《北京童話》?”
俞妃鴻笑著搖頭:“沒有,拍《北京童話》之前,我還接了她們公司的《金枝欲孽》!”
“哦!”楊蘭也笑了笑:“雙保險?”
“差不多吧,反正《金枝欲孽》已經賣了東南亞十幾個國家的版權,肯定賺了不少,所以,《北京童話》的壓力就沒那么大了…”
《金枝欲孽》35集,從第十集開始反超《還珠3》,然后一路吊打…
“聽說《北京童話》海外版權預售380萬美元,是真的嗎?”
“是真的,而且比這個數字要高,因為歐洲、日苯的片商后來也跟進賣了版權,反正我自己投的100萬,已經回本了,而且還小賺了一筆…”
“恭喜你…”
俞妃鴻搖頭:“還得看看國內的情況呢,我們這電影從一開始就是拍給國內觀眾看的…”
“那你評價一下沈林,你覺得他是什么樣的人?”
“天才!”
“這么高評價?”
“我是說他在影像的敏感程度,真的是天才級別,你跟他一起拍戲,很多鏡頭自己心里沒有把握,他看一遍就知道行不行…”
楊蘭反問:“因為他是原著作者?”
“不是,就是天生對鏡頭敏感,很多攝影鏡頭,都是他提供意見…比方說男女主角在一起,他會讓攝影師給快要死的那個打偏暗一點的光…”
“你的意思是他適合做導演?”
“這個不好說,但我覺得他肯定會嘗試的…”
“哦!”楊蘭點頭,其實很想問一句‘那你為什么不追求他’…
不合適,畢竟俞老師比沈林大了整整一輪,人家都說了跟沈林的媽媽關系很好…
追求他?
用池子的話說,這叫亂來…
……
城市的另一端,大興這邊的星光大道錄制廳,沈林則在錄《魯俞有約》…
錄制大廳很貴的,鳳凰衛視總部又在香港,內地中心在深圳,但是《魯俞有約》一般還是來北京錄。
原因很簡單,北京市內地影視中心!
跑宣傳嘛,當然要分開跑,導演和主演沒有必要在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