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直接點評《投名狀》跟《集結號》…
一方面,不符合身份——人家電影還在上映呢,你就出來說閑話?
不合適。
另一方面,這兩電影口碑不差,沒必要跟主流輿論對著干。
“電影票房…怎么說呢,我是覺得電影沒有論資排輩,從來都有黑馬。不管你是誰,有什么資歷,只要抓到觀眾喜歡什么,你就成功了。但觀眾喜歡什么,沒人知道,觀眾也未必知道。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你投資三千萬美元,覺得自己是大片,應該賣座,那你去翻看影史,投資過億美元,虧的很慘的也很常見!”
扯了一堆有的沒的,沈林最后道:“來都來了,拍兩張《畫皮》的劇照!”
……
沈林挺不爽的。
老子好歹是蜚聲國際的巨星,踩著老子?
上網查了一下,果然有人帶節奏說什么‘感謝沈林不演之恩’,夸金城烏演得好…
你要說金城烏長得帥…
那,沒話說。
畢竟,金城烏除了身高,簡直是完美男主角長相——帥的驚天動地!
連蠟筆小新都承認的帥哥模板…
但你要說金城烏演技…
這么說吧,合作過一堆公認的善于調教的導演,王佳衛、陳可欣都跟他合作過,沒有任何獎項傍身。
人家是明星,要什么演技?
不對,2016年,他憑借《擺渡人》拿了金馬最佳男主角提名!
擺明了營銷…
而且是踩著沈林做營銷!
烏而善顯然也知道了這個事:“于東是不是有毛病?”
沈林聳了聳肩:“…找不到炒作對象了唄!”
“…也是,阿謀今年沒上電影。那為啥不炒作《集結號》?”
“人家是華宜+中影,他們不敢找事!”
烏而善琢磨了一下,是這個理。
“那咱們怎么辦?”
“…我覺得于冬還是先考慮把電影做到兩億以上,才跟我對話比較好,他是制片公司老板,我也是,我回去查一下博納明年上映的電影…”
“咋了?”
“狙擊一下,讓他體驗一把什么叫差距!”
“《夜·店》不行嗎?”
“…《夜·店》能有三千萬票房,就該偷笑了…”
說到這,沈林突然愣了一下…
“怎么了?”
“沒事…”
……
大林子突然想到貶低《夜·店》的好辦法——低成本喜劇不利于電影產業的升級!
要是大家都去做低成本喜劇,那電影產業如何保證?
果然,27號,《投名狀》宣傳方在博客說了這句話:
“如果低成本喜劇拿到高票房,那將是中國電影產業的悲哀!”
還說什么‘成熟的電影產業,大投資拿到高票房’…
很對,但是…作品只看最終綜合質量,和是不是大制作無關,《劉海堡壘》出來挨打…
問題是網上很多人還尼瑪點贊,跟風說很對…
真尼瑪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