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褲子很尷尬,他是早上醒來看報紙才知道沈林拿獎的消息…
腦海里第一想法——怎么可能呢?
然后是‘憑什么?一定是有內幕!’
這是他的固定思路,畢竟已經先天性認為‘歐洲電影節有貓膩,認識人就可以拿獎’,這種邏輯下,沈林能拿獎,鐵定是因為認識人!
呃,他的想法沒錯,確實有內幕,也有幕后交易,但這些無從查證…
就挺尷尬的——他知道沈林當導演的誘因就是他自己。
怎辦呢?
正想著呢,黃忠磊的電話來了,他接通:“喂,我看到報紙了…尤子回來了沒?”
“還沒…行,我馬上去公司!”
掛斷電話,他馬上前往公司,他現在特別想知道《讓子彈飛》到底是個什么玩意。
新畫面的張衛平、博納的于東都是差不多反應,這也太夸張了,第一次做導演就拿了最佳導演?
你是阿謀嗎?
反正接下來的四五天,娛樂新聞不用愁了,直接蹭著沈林還有《讓子彈飛》就可以了。
演員特多,隨便找個參演演員,就是一期采訪。
這樣強大的曝光度,為什么不直接上映?
時光影視也考慮過,但是,馬上六月,現在上映,等著跟《變形金剛2》、《終結者2018》兩部大片正面對壘?
腦子進水了?
……
記者們的鼻子,都是很靈的。
一大早起來,至少上百人的記者和媒體組成的隊伍,就把時光影視還有壞猴子大門給包圍了。
就是要拿到第一手信息嘛。
上來第一波,最重要的當然是新聞,沈林和《讓子彈飛》在戛納電影節拿獎這件新聞本身…
但說實話,新聞這東西,報道一下,引申出來,再講一講戛納電影節的江湖地位,講一講中國電影歐洲行的坎坷歷史,和《讓子彈飛》本次獲獎的重大意義,也就頂天了,雖然沈林本身就意味著銷量,但這個銷量的刺激,太小了。
不夠熱!
不夠持久!
至少是沒有充分發揮出這件事情應有的新聞熱度和價值!
所以,最多報道一波,吹噓一波,就可以了。
真的要炒新聞,必須得找到噱頭。
噱頭就是那個當初刺激沈林的人是誰?
他們才不信出品公司會不知情。
另外一半則去機場堵《讓子彈飛》劇組去了,收到消息《子彈》劇組今日回國。
陳靖還有鐘立芳早上上班,看到門口的動靜嚇壞了,差點直接報警。
得知是媒體后,兩人分別戴上職業假笑面具。
“能透露是哪位導演說沈林‘不懂電影’的嗎?”
“導演?什么導演?”
“你別聽他瞎掰,《讓子彈飛》的劇本構思,他早在三年前就搞定了,本身就打算做成導演處女作品。”
“這個只能是某種誘因,絕對不會是主要原因。”
“他在電影方面做了任何事,我們都不會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