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由于觀影人數眾多,原定的場次爆滿,院線紛紛緊急加場以滿足影迷強烈的觀影要求。’
爆滿個叼毛,倒是《2012》場場爆滿!
至于《初戀這件小事》,時光網短評前三的:
“想起塵封已久的初戀,很久沒有這樣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打動我的心了;”
“啊啊啊,茜茜好美!”
“為了喜歡的人而努力變的更好,才是初戀里最該有的樣子!”
天涯、貼吧,包括微博,一堆人安利這部電影。
效果不錯,《初戀》的上座率確實在上漲中,28號,《初戀》單日拿下690萬的票房成績…
當然,《花木蘭》單日1300萬,還是大幅度超過《初戀》…
到了29號,也就是周日,《初戀》單日票房780萬!
首周末票房出爐,《初戀》以1730萬的成績排名第三,《花木蘭》首周末2980萬,排名第二,《2012》第三周票房1.12億!
總票房已經有3.8億了,差不多可以下映了!
……
《初戀》伴隨著口碑,排片,單日票房不斷走高,首周1700萬出爐后,負責發行的陳婧立刻追加了500萬的宣傳經費!
于是,媒體資源讀了起來,軟文也有了:“70年代的青春有《陽光燦爛的日子》,但暗示大院子弟的青春嗎,我等凡夫俗子沒有機會體會,《初戀這件小事》獻給八零后的女孩!”
“青春是每個人最好的回憶。但在大屏幕上,80后的青春缺席了,《初戀這件小事》填補了這項空缺!”
30號,周一,《初戀》票房報收720萬,跌幅沒到10%…
稍微了解票房市場的都曉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
一般阿貍說,工作日跌幅在30%~50%之間,表明總票房應該在首周末3倍左右;
跌幅越小,總票房越高!
《初戀》宣傳方當然也知道,主創團隊也很興奮…
12月1號,武漢,《初戀》導演薛小璐自信滿滿:“我覺得校園劇,愛情、暗戀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友情,校園生活,要拍出貼近時代的特征!”
“我是面試成功,然后拿到的執導權…”
“不是,他們的制片人中心制是前期籌備還有后期上映,制片人核心,但具體拍攝,還是我自己做主…現場一切必須配合導演,包括結尾,其實這個結尾是我添加的,我覺得這么美好的初戀這么無疾而終太可惜了!”
“評價一下茜茜的表現。”
“我找不出比她更適合小水的女演員了!這部戲之后,應該還會繼續合作!”
同一時間,成都,柳茜茜領著舒倡跑路演——《初戀》劇組分兵三路,導演、制片人一堆,女主角和她的丑女幫一組,另一組則是陳瀟、張若筠一組。
路演嗎,基本都是回答影迷、媒體提問,乏善可陳,車轱轆話。
前面都還好,快要結束了,一個記者站起來:“《初戀這件小事》單日票房首次反超《花木蘭》,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呃,昨天《花木蘭》的票房只有650萬,首次被《初戀》反超…
柳茜茜一臉驚訝:“真的嘛?我都不知道!”
這個消息顯然沒法讓提問者滿意,于是,他又問了:“《初戀》為什么要跟《花木蘭》同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