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票房這么低?
說不過去呀!
改編自“中國心理犯罪小說第一人”雷米《心理罪》系列中最精華的一本,又有鄧朝+軟驚天+林佳欣+郭景飛,和闊別銀幕三年的柳施施,再加上金牌監制江志強和強大的制作班底。
導演徐紀周也不差的,代表作《永不磨滅的番號》…
制作成本1.5億!
犯罪題材頂級IP+超強卡司陣容…
結果票房慘敗!
為什么?
拍的不行嗎?
也還可以,《城市之光》通過《七宗罪》式的連環殺人案,探討了國產犯罪片一直不敢觸碰的禁忌話題——以暴制暴的“無政府主義”,再加上幾個稍微會引起生理不適的血腥鏡頭,從尺度和主旨都突破了國產犯罪片原有的天花板,但bug就在于選錯了時機。
原因很簡單,因為同一年的網劇拍的太好看…
《白夜追兇》、《無證之罪》…
兩部網劇直接將犯罪題材拉升了一個檔次,跟這兩部網劇相比較,《城市之光》無論尺度還是故事講述方式,都很差勁。
從14年的首部犯罪題材網劇《暗黑者》,到15年的《心理罪》、16年的《法醫秦明》再到今年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每年面世的犯罪劇都在不斷打破固有天花板,重新創造新的行業標桿。
從這個角度講,《城市之光》太差了!
回到網劇,為什么以犯罪懸疑打開知名度?
很簡單:衛視黃金檔是不允許播這些特殊題材的,這些題材要是在電視上只能挪到10點檔或者其他時間播出。
但是觀眾有看這類劇集的需求!
市場擺在這。
……
幾個人吃飯,聊起了時光視頻…
“我怎么感覺時光視頻在往電視臺方向走?”
“就是電視臺,未來會有自制綜藝、自制電影、自制電視劇…”
“自制電影?”
“網絡大電影!”
“那…會影響到院線電影嗎?”
“不會,”沈林搖頭:“我覺得,往后的院線電影肯定特效片居多,大投資的特效片在影院觀影的效果要遠超遠超過狹小的電腦屏幕!”
“所以,我們以后要王特效方面轉型?”
“對的…”沈林補充一句:“不過這是未來十年后才會發恒的事情,暫時不用著急!”
桃紅來了興趣:“那你說的網絡電影怎么回本呢?廣告?”
“廣告肯定不行,我現在想到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視頻平臺20%的溢價購買;第二種則是觀眾付錢,比方說我們呃票價可以定6塊、8塊,這樣,有一千萬觀影人次,就足夠回本了!”
“一千萬觀影人次,那也太多了…”
“不多,時光視頻的注冊會員接近1.5億,其中四分之一看你的電影而已…”
徐光頭:“那要是出現盜版呢?”
“告他們!”
幾個人都愣住了,似乎在想可行性…
沈林沒有接著說這些。
這東西就像科幻一樣!
……
糖糖今年除了一部《美人心計》大爆了一下,其實暑期檔也參與了一部堪稱A級的制作——《槍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