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正式開拍后,進展飛快…
到什么程度呢?
基本三個星期結束安那波利斯的戲份,然后去洛杉磯拍一個星期,結束!
當年香港電影黃金期,差不多是這個速度!
嗯,夢回香港速度。
你想想劉得華的《阿虎》是他第一百部作品,82年出道,《阿虎》是2000年作品…
平均一年超過五部。
早些年,蔡瀾回憶他們去韓國拍電影,幾乎就是一邊嫖一邊拍,里面提到的電影,聽都沒聽過。
你覺得他們很快了?
跟好萊塢,或者說美國獨立電影沒法比!
羅杰·科爾曼有一句名言:電影不應該是昂貴的制作產物,低成本的快速拍攝才是從行者應有的態度~
好萊塢B級片之王。
20世紀50年代的低預算電影通常10天完成,也就是兩周的工作日,科爾曼更牛逼,他曾用5天拍攝了影片《血桶》,用兩天一夜的時間拍攝了影片《恐怖商店》…
插一句,好萊塢大部分以市場為導向的獨立電影都是恐怖片!
大多電影巨擘敲開光影大門的處女作,也都是恐怖片。
兩天一夜拍出一部電影…
尼瑪,這效率,連網大也甘拜下風啊!
即便是斯皮爾伯格,每年一部商業片一部奧片而且質量都有保證…
想想我們畢導十年磨一劍,是不是覺得很不公平?
……
沈林很喜歡跟演員聊天,跳脫出劇本,了解一下他們對角色的看法。
劇組三大主演,丹尼爾·卡盧亞、杰克·吉倫哈爾還有蕾切爾·布羅斯納罕都是專業院校畢業。
杰克·吉倫哈爾,哥倫比亞大學。
他的父親是史蒂芬·吉倫哈爾,美國本土比較有名的導演…
所以,他能這么順利進入娛樂圈!
蕾切爾是紐約大學的;
丹尼爾·卡盧亞是三人里面最有才華的,這家伙是英國演員,《皮囊》出道,他還是《皮囊》的編劇之一!
當然,他在全球成名要等到《逃出絕命鎮》…
蕾切爾問沈林:“導演,你怎么看露絲?”
“…沒什么看法!”
“你不覺得她值得同情?”
沈林搖頭:“同情那些真正值得同情的,憐憫那些真正值得憐憫的——同情泛濫也是一種“濫情”。我一直覺得同情是一種高級情感,不值得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身上。”
“所以,你的意思是這樣的女孩不值得同情?”
“她為什么要拋棄凱文?還不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很多女人說玩累了就嫁給老實人。結果老實人一下子就暴跳如雷。就說老實人挖了誰的祖墳?
每次看到這個言論都覺得搞笑。
老實人?輪得到你么?
這種心理就跟偶像離婚了,好多人同情她…
有你什么事?
騎著自行車操著油價上漲的心!
“那你覺得凱文這類人很普嘛?”
“…嗯,這個戲的落點在階級上面,如何打破階級壁壘?這屬于老馬的學說,我就不說了!”
聊了一會,丹尼爾·卡盧亞和杰克·吉倫哈爾告辭先離開,都很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