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毛病啊,《周公瑾》投資2000萬美元,我們各自出資一半,日苯投資方享有日苯的版權,我們則是中國地區版權,海外收益五五分賬,怎么就幫著日苯人賺錢了?”
頓了頓,大林子接著道:“而且咱們的股東名單公布著,根本沒有日苯方面的投資方!”
“人家想帶節奏,還管得了這么多?”
就是,造謠本身就不需要講邏輯的!
“你澄清一下唄…這些言論是在微博上嗎?”
“是的,但不是我們的微博,新浪、搜狐、網易微博都在討論這個…”
早就澄清了,效果不佳嘛。
“誰在帶節奏?”
“還能是誰?咱們同檔期有《新少林寺》、《武林外傳》、《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都在等著咱們出問題呢!”
“為什么?”
何喵很驚訝:“為什么?”
“…OK,我懂了!”
還能因為啥,公司擋了多少人的財路?整個市場大盤擺在這,時光傳媒占了多少資源?
不說電影了,電視劇把多少項目刷下來了?
同檔期競爭,贏家只有一個,其他都是陪襯…
真金白銀的損失啊!
“票房呢?”
“票房挺好,首周五天1.4億,按照預測應該能有3.2億…”
“喲,那還可以…”
國內票房足夠回本了,而且還小賺了一筆,剩下的電視版權、網絡版權,海外分賬啥的
“現在的問題是帶節奏的太多了,明顯拉低了后續票房走勢…”
“我發個微博!”
何喵很想說:“你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但還是算了,讓他嘗試一下…
“‘三國名將’系列,最開始的《孫策》,投資高達1500萬美元,我們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賣了日苯版權,日苯票房2010萬美元;到了《太史慈》也有,日苯方面壓了一下就價格,1000萬美元的版權費…《周公瑾》也一樣,1000萬美元版權…”
“只不過,版權費他們是一年前給我們的,造成一種雙方共同開發的局面…”
“介于雙邊關系不穩定,三國名將系列,可能會暫時中止開發…當然,這要看劉果南導演的想法,還有觀眾的反饋,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可能會開拍一部《軍師聯盟》,從司馬懿的角度講述一下《三國》還有一部我最喜歡的《趙子龍》…”
一邊發微博,一邊問:“日苯那邊,票房怎么樣?”
“非常不錯…按照東映那邊的說法,首周末8億日元!”
“…那很好啊。”
日苯電影市場跟中國不一樣,或者說跟全球都不一樣,一部電影,尤其是質量不差的商業類型片,同場放映時間是10周以上,而且票房穩定,基本前五周不會出現太大跌幅…
也就是說周公瑾的總票房不會低于45億日元…
創下三國名將系列新高。
相當于財富密碼!
“《新少林寺》票房很爛,票房跌幅可怕得很…估計總票房不超過1.5億!他們拍的爛,觀眾不買賬…”
“難怪要帶節奏黑一波…”
何喵掏出手機看了下沈林的微博,驚訝反問:“我們不拍三國了嗎?”
“…拍啊,不是說了,拍《軍師聯盟》、《趙子龍》嘛!”
“電影?”
“…電視劇吧,先拍《軍師聯盟》上部…”
“要不要先停一下…”
“為什么?”
“《新三國》拍得很糟糕…”
“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們的!”
一邊聊,車子駛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