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業內專家從營銷思路、宣傳手段等多個角度全面解碼高票房炮制之術、討論電影市場營銷戰略…
比如《讓子彈飛》、《月球》以及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票房最高的電影《調音師》…
聽的沈林各種尷尬。
專家也尷尬,因為當事人就坐在現場…
第一場,沈林沒有發表看法,主持人問他,他才說了:“做地產三要素,第一,地段,第二,地段,第三,地段,電影也一樣,對我來說所有一切都是為劇本服務的,先有一個精彩故事,然后才是導演、明星…至于怎么賣個好票房,那是營銷的事,我不是很懂…”
第二場…
大林子原本也沒準備說話的,主題叫:熱錢涌入之弊與審查制度之惑!
然后他看到了坐在他對面的楊志…
……
楊志來上影節是為了宣傳《白蛇傳說》,就那部號稱‘天上人間版本的白蛇傳’…
為什么要敲沈林的房門。
他的想法很正常,結交一下…
雖然圈內傳言沈林不好接近,但傳言畢竟是傳言,萬一他好忽悠呢!
再不濟,認識一下,以后也好拿出去吹逼!
至少蒙騙投資人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當一桿旗。
只是沒想到沈林一點面子不給,不但沒給他好臉色,甚至直接上手給了他一耳光。
不過這是上影節,大家各憑本事!
他不怕的。
他是投資人、制片人、導演、演員,自己也是斜杠青年一枚,地位不虛他!
然后活動開始,批判起審查制度,大家都有話說,最開始說話的是馬佳輝。
就那個《鏘鏘三人行》的馬佳輝…
“文鐫早年剛來內地拍警匪片,收到令他大跌眼鏡的要求:第一劇本里警察不能有壞人,第二在市區不能開槍。我們知道中國有一些新的類型電影出來,可是我們也很清楚的知道,中國有一些類型電影是不能有的,有哪些?像***就不能有,澀情片不行,鬼怪片也不行。”
賈章柯接話:“我覺得在中國我們直接感受到的首先是類型發展受到的局限,這個局限沒有任何的原因,就是審查的問題。我自己差不多在拍完《世界》之后寫了一個劇本,叫做《踏雪尋梅》,是關于一個性的故事,在一個性的旅程里面講他的故事,講自我。但我這個劇本寫完之后送到電影局得到一個回復,看劇本的官員說,你這個不能拍,你這個是促黃,就是犯法了,就不能拍了。
另外我還有一個《雙雄會》,這個我們資金也組合好了,演員也組合好了,但一直沒有開動,因為這個是間諜片,遲遲不能開動也是審查的問題。所以你很難發展類型,很難再往前走。”
沈林直接反駁:“你說的這些放在世界范圍內也不算主流電影資源,中國這么大市場,難道要靠澀情片、鬼怪片撐起來?”
“你以為審查部門愿意管你這些電影?剛剛賈導演說的《踏雪尋梅》,即便允許你拍攝,允許你上映,能有多大的票房?”
“我真搞不懂,為什么總喜歡研究這些?你不能拍點正面的東西嗎?”
“至于你說的犯罪題材,我們已經在努力拓寬邊界,準備跟金盾影視合作制作幾部真實案例改編的犯罪類型…其中有《解救吳先生》、《烈日灼心》,以及反映拐賣兒童的《親愛的》…”
“實在不行,你可以把背景放在香港、泰國,我們的《惡人傳》、《卑劣的街頭》都這么干的!”
“別總抱怨,想辦法解決!”
這還比較客氣,到了楊志,他說什么‘現在很多為名為色的老板,有一批熱錢就進入產業,拿著一張和明星合影的照片就開始膜拜。結果這些人干什么?蒙騙演員上戲,欺騙小女孩上床,到最后的結果是什么?第一,老板看著播不出去的膠片欲哭無淚,明星看著電影開始罵,那些小女孩由于受到了欺騙無語。’
沈林看都沒看他一眼,直接打斷他的話:“那是因為你接觸的面比較低,或者說你自己就好這口,我怎么從來沒遇到過你說的這些事?”
“咱們電影圈,跟社會一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到什么樣的人,你問問老賈,他身邊有蒙騙小女孩上床的人嘛?”
場下坐著的媒體,記者激動了,這是指著鼻子罵他…
楊志避開沒有回答,接著談《白蛇傳說》:“《白蛇傳說》里,法海我請來了李連結老師,紋章在里面由人突然間變成一只蝙蝠,在不破壞基本構造的前提下,不顛覆整個故事結構的前提下,我們要創新,讓大家感覺到有出其不意的東西。”
主持人好心問了一下:“是國慶檔嗎?”
“對,定檔國慶!我們投資兩億,目標是五億票房!”
“沈總呢?”
“什么?”
“國慶檔,有安排嗎?”
沈林微微一笑:“…徐克導演的《狄仁杰之通靈神宮》,我是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