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有幾道詔令頒布:
其一:西域、南疆設立互市,與大秦圣朝和輪回教展開商貿往來。
其二:大漢設立天下武道會,首屆將于一個月后開始,其后每三年一次,廣招四海英豪前來切磋比試。
消息一出,天下震動。
“有意思,沒想到劉霖這小子還挺有見識和魄力!”
大秦圣朝的皇宮,皇帝嬴天看著手中的奏折,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
“是啊!我原以為,他們必定會拒絕我們的要求。沒想到,這劉霖非但答應通商,還設立武道會。這是擺明了不把我們放在眼里啊!”一個大臣道。
“陛下,還有一個月就是第一屆天下武道會,我們要派人去么?”另一個大臣道。
“當然!”嬴天放下奏折,目光灼灼,“非但要去,這一戰還要打出我大秦的國威!聽懂了沒有!”
“臣遵旨!”
……
…………
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南荒、東南小島以及扶桑國,所有人都對大漢的反應表示出了驚訝。
不過,短暫的驚訝后,他們都開始為第一屆武道會著手準備。
畢竟事關各自勢力的顏面,誰都想在大漢的領土上,揚己之威,奪下王魁。
“師尊,這件事你覺得徒兒做得對么?”太廟中,劉霖略顯不安。
前些天,各國都再次遞交了國書。言語間,都對首屆武道會志在必得。
若是大漢作為東道主鎩羽而歸,必將有損國威。
且到時候,大漢的底細也將一覽無遺暴露在天下人眼中,這也無疑會埋下一絲隱患。
可正如上官青玄所說,閉關鎖國是自取滅亡,可大開國門卻又難免引狼入室。
這些天,劉霖對此很是犯愁,故而特來聽聽楊嵐的意見。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決策可以做到盡善盡美。你所能做的,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楊嵐云淡風輕道。
對于政事,他本就不在行,于是干脆把包袱又扔了回去。
“這……我懂了。”劉霖沉思了片刻點點頭,“那徒兒有個不情之請。”
“你放心,有為師在,定保皇城無恙。只不過,武道會之事,我不會干涉,除非有圣者打破規矩。”
“多謝師尊!有你這句話,徒兒就放心了!”
“快去準備吧,距離武道會開幕只剩十天了,可別丟了我大漢的臉!”
“遵命!我這就去!”說罷,劉霖匆匆離去。
“不錯啊!”看著劉霖的背影,楊嵐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一方面,自然是贊許如今的劉霖愈發成熟老練。
至于另一方面,則是若讓他來決策,也會做出和劉霖一樣的選擇。
畢竟,如今皇城的底蘊幾乎被他榨干,為此他每天都要往來前秦舊都,煩不勝煩。
而武道會一開,天下武修盡來。人越多,帶來的底蘊也越多。
屆時,哪兒都不用去,坐在皇城安心簽到,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