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里拿著什么!別過來!別過來!”
慌亂的村民倉皇逃竄,但泥濘的溝壑擋下了這名不幸者的步伐,在他跌倒之際,面目猙獰的少女已經追到了自己面前,盡管自己大喊大叫,同隊的同伴卻還未趕來。看著少女手提的染血短刀,村民再沒經驗也能猜得出上面沾滿了人血。
而他將是下一個!
“別過來!別過來!”
村民慌亂之下撿起腳步一塊石頭丟向了少女,他幸運擊中少女左小腿,并借此意識到自己一個成年男性何必如此害怕一個女人,看起來嚇人的短刀也就比砍柴刀長一截。
從水坑里起身,撲向停頓的少女,村民預圖靠自身重量制服少女,但他低估了少女的出刀速度,在他觸及對方胳膊的同時,極其鋒利的刀刃從下而上,洞穿了他的脖子。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村民揮動的手臂掃中少女臉部,而后失去平衡的身體如爛泥般倒伏。
果斷拔刀并在脖子上橫向補上一刀,鮮血撒了殺人少女半身。
————
鈴木友紀將自己演繹的過程于棋盤上播放,她當時沒有逃跑也有小腿受傷,臉上帶淤青的緣故。臉上的痕跡用鮮血和披散的長發遮掩,腿上的砸傷則一時間沒辦法偽裝,她要是一瘸一拐地逃跑,不出十分鐘就會被后續趕來的村民發現。
無計劃的突然殺人行為總是容易暴露線索。鈴木友紀在殺死村民后,照常將短刀包裹布中,藏于自己裙內。
其他村民很快循著聲響趕來,他們見到雨天淌血倒地的同伴,再看到沾滿鮮血站在尸體旁無助發抖的少女,有人產生戒備與懷疑,也有人產生憐憫。這使得鈴木友紀有了演下去的資格,可愛的美貌起到了絕佳的偽裝效果。
假如第一批趕來的村民第一反應都是鈴木友紀殺了人,她因為腿上受傷的緣故,走幾步就可能暴露,并且那些村民肯定會盯著她,將不存在任何僥幸可能。
開口爭辯永遠上策,讓別人慢慢想,相互間持不同意見討論,她只需要繼續站在原地扮演被嚇壞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