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雨滿懷不解的目光,左章回了個笑臉便沒有再多做理會,輕咳一聲對王寧和小雨三人說道:“我師父自創了一套拳法,專用來打熬筋骨磨煉心神。
“今天我把它教給你們,你們閑來無事演練一二,全當我送你們的一件小禮物了。”
說罷,左章也不管王氏族長和王五書尤在左近,當下便沉眉斂目蹲步抬臂抱了個拳架,吐氣開聲云淡風輕的一拳橫出,就地演練了起來!
剎那之間,浩浩拳風澎湃而出,如勁風過境一般從眾人身周席卷而過,將一片片衣角掠起!
只這平平淡淡毫無玄奇的一拳卷起的拳風,便讓眾人盡皆色變!
而不同于王氏族長的驚詫和小雨等人的激動,跟著左章走出靜室的楚靖軍和陳把頭卻是面露了然,因為他們兩人精修武道,只看平平無奇的起手式便知道,左章此時演練的乃是佛門入門拳法羅漢拳。
然而他們很快發覺,左章此時所施展的羅漢拳,似乎與他們所知的羅漢拳有著些微的差異!
在他們的印象中,簡單易學上手極快的羅漢拳雖是佛門的入門拳法,走的又是四平八穩的路子,可卻僅有區區一十六招,且守多攻少缺乏變化。
之所以會這樣,皆是因為佛門羅漢拳并非為了退敵而創,而是為了讓入門弟子通過習練來錘煉體魄和磨練心性,所以才會顯得有些死板簡單。
然而,此時左章在揮出作為起手式的一拳之后,這門每招每式都透著樸實無華的羅漢拳卻驟然生了變化,招式銜接之間顯得異常順暢,竟在平穩厚重的表象中隱隱流露出一絲靈動!
而隨著左章的演練,楚靖軍和陳把頭不約而同的發現,那隱含于招式之間的順暢和靈動,竟讓羅漢拳十守六攻的一十六招彼此完美銜接,每一招過后都多出了數種變化,真正衍化成了一套可以立足自保進求退敵的實用拳法!
有了同樣發現的楚靖軍和陳把頭心中微動,微微轉頭對視一眼后,不約而同地看向了一旁的無昊。
因為他們心中清楚,晉國文武雖然警惕佛道兩門,可是真正論起來,對于佛門了解最多最深的,還得是與佛門彼此敵視最為嚴重的道家宗派。
所以這套似是而非的羅漢拳究竟意味著什么,在場眾人之中除了左章,便只有無昊最為清楚。
可誰知,無昊此時的神色卻是復雜到了極處,因為在他看來,左章所演練的這套羅漢拳雖說拔高了些許習練門檻,可是其錘鍛體魄的功效卻不僅沒有減損分毫,甚至還略有提高!
可是羅漢拳這種自從佛門揚法以來便存在的入門級極簡類拳法,本就是為了將其錘鍛體魄的潛力挖掘得一干二凈,才舍棄了其大部分功用。
如今左章不過將每一招稍加改動,卻不僅提升了鍛體的效果,甚至還能用之自保御敵,這如何能讓無昊不驚!
念及于此,無昊眉頭微蹙,心中念頭急轉,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佛門驚才絕艷的佛子與大德高僧的名字!
可是,任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究竟有哪一位佛門高僧,會在羅漢拳這種不上臺面的拳法上下苦功。
忽然間,他腦中靈光一閃,隱約有所明悟。
宗門始終暗暗關注著佛門大寺和修為不凡的僧人,可卻始終沒有聽聞有哪一家的羅漢拳變了模樣。
由此可見,這似是而非的羅漢拳雖然變化不俗,卻尚未推廣開來。
而我若由此入手,待到有哪一家寺廟向門下弟子傳授這套羅漢拳,便能輕而易舉的弄明白這惡禿驢的師門傳承!
想到這里,無昊眼睛一亮,一雙隱隱要擰到一起的眉毛緩緩舒展開來,面上神色也不再糾結,反而變得有些意態悠閑。
就這樣,時間在眾人各懷心思的旁觀中漸漸流逝,而演練著慧覺老僧所授羅漢拳的左章,也在示范了三趟拳法之后收勢站定,笑呵呵地看著雙目放光的小雨等人緩緩問道:
“看清楚了嗎?記下了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