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羅仙府位于太元湖的湖心蜃景中。數月前,太元湖照耀仙光,仙府降臨于此……”
玉松仙翁帶彭禹二人來到太元湖。不用他多做解釋,彭禹看向湖上彌漫的白霧,便瞧出究竟。
白霧渺渺,湖心朦朧蜃景幻化一重美輪美奐的仙府洞天。
以彭禹的乾坤道行,自然看得出。太元湖上空有一道空間裂縫,那洞天仙府就在裂縫中。
“規模……方圓三千……兩千七百里。”
元羅仙府規模不小,是一處完整的洞天。其以陰陽為根基,乾坤為表里,不僅有上古陰陽宗的建筑痕跡,還能看出乾坤宗的洞天開辟法門。
“上三宗同氣連枝,想來這位陰陽宗的仙君府邸有我們乾坤宗前輩幫忙?”彭禹暗中運轉心鏡天輪測算。
李璟風站在彭禹身側,看看白霧,再看看蜃景。
眼下有不少修士圍在湖邊,以渡船的方式分開白霧,前往蜃景探索仙府。還有一些人在湖邊開始擺攤,販賣探索仙府所用的丹藥、神兵等物資。
玉松仙翁道:“湖上白霧蘊含先天陰陽二氣,是一種奇特的靈瘴。唯有參悟陰陽之理的修士才能分霧前行。因此,這邊多出一行生意。參悟先天陰陽氣的同道擺船航渡,接引眾人前往仙府探索。”
“那為何還來了這么多的武修?”
彭禹以心鏡天輪推算出元羅仙府的主人后,也不得不上心起來。
萬萬想不到,仙府創造的時代,竟然是那位乾坤道人時期。也對,那位祖師本就是以陰陽立道,他的乾坤法界是陰陽互轉,兩個宇宙只要存在一個,就能永生不死。
李璟風:“仙府,竟容許武道人士前來?”
“二位小友不知。新世界中的仙武分歧已經小了許多。”玉松仙翁,“各地上古仙府出世,武修都會跑來探索,也漸漸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坊市。”
彭禹望著湖邊的那些攤位。
一艘船從湖中航出,幾位狼狽的修仙者下船,在岸邊購買丹藥,然后再度登船前往蜃景。
“瞧出來了,專門仙府探險設立的臨時坊市。有點意思……上古仙道時代,甚至舊世界中,鮮少看到仙家探索仙府弄這種東西。”
專門探索仙府的乾坤繩索,進行測算的陰陽羅盤,盛放靈根的特殊容器,甚至還有人販賣專門尋寶的尋寶鼠……
“比起咱們仙家,武修更多了幾分人氣。在大昆的推動下,他們在各處仙府邊緣設立坊市。一邊探險,一邊進行貿易。漸漸的,諸位仙友也適應了這種方式。在物資供應下,不僅仙府探索的傷亡率下降,效率也高了許多。”
看著坊市中,修仙者、練武者和睦相處,彭禹暗暗點頭。
仙又如何,武又如何?
一家人,父親修武道,兒子修仙道。難道要因為仙武之別,父子相殘嗎?
同胞兄弟,一人修仙,一人練武,莫非要手足相殘?
修行體系,只是一種力量。仙也好,武也罷,能保護自己,維護世界,就是好的。
這是天庭闡發的觀點,幾十年來昆烈積極推動大昆治下的子民挖掘適合自己的道路。大昆嫡系國民修煉仙道,卻推崇天庭者,如恒河沙數般難以計算。
“要說分歧,仙武兩脈最大的分歧在于高層。”彭禹暗忖,“天庭若命群仙俯首,八大仙首稱臣。莫說造化教主不甘,就是仙兒也不會心甘情愿作大昆之臣啊。”
為何陰陽道天回歸后,云仙兒直接帶人跑去世外?
彭禹又不傻,自然看出云仙兒用意。
比起陰陽宗和造化宗的上古恩怨,大昆神朝所化的天庭才是陰陽遺民的威脅。
所以,顓陽才會頻頻拜訪世外,以此表明立場,回護云仙兒和陰陽一脈。
“兩位小友,老朽參悟陰陽,能橫渡‘陰陽靈瘴’。便帶你二人同行,一起去仙府瞧瞧如何?”
李璟風看了看仙府,沒多少興致。
他二人在白玉宮關了幾十年。再美麗的仙府景致也見過了,對這處元羅仙府自然沒想法。
彭禹此來,也僅僅是為見云仙兒。根本沒打算和云仙兒爭這處陰陽宗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