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制定計劃的忠臣,他也是參與仙君之一,清楚昭王在其中扮演的意義。
甚至可以說,這三個月來的進展,全仰賴乾坤仙術的便利。
彭禹利用諸戒之力,在每一位將士身上留下乾坤烙印。
當將士們遇到危險,直接召回地面重整旗鼓。
三個月來,大昆地下探險的傷亡率竟然是零!
根據燭天私底下和李圣的交代。如果由昭王統帥諸軍,大昆神朝的戰斗力能翻一倍。
想想看,只要昭王出手,瞬間拉著一個軍團來到你背后偷襲。而等你反應過來時,馬上又把人拉走。
這等神鬼莫測的手段,具備何等的戰略意義?
彭禹等待雷劫散去,龍骨洗煉完成后,將誕神杖遞給一側的蕭暮妘,對李圣笑道:“老天師,繼續講課吧。”
這三個月,李圣為彭禹講學,述說景皇時期的政令。
近日所講,是宗政。
但景皇許多政令都是靈皇和高陽王時期設計的。景皇在政治上,只是蕭規曹隨。因此討論景皇,便不得不提及大將軍王。
李圣躬身,復又坐下講:“大將軍王令三,嚴查各地宗主,凡有不法,削籍罷黜……”
自昆吾氏掌天下,神裔繁多,宗王林立。在仁皇時期,昆吾氏數量達到一個巔峰。
沒辦法,祖皇愛護子孫,但凡后裔便要封爵,享宗祿。到仁皇時期,一等親王爵不下三十人,次一等的王爵就更多了。
于是,轟轟烈烈的削藩開始了。
但仁皇提現了一個“仁”字,這種臟活自然不能干。因此,女帝的作用就出來了。
針對宗室的黑活,都是女帝當刀,替仁皇清理不法族人。
而女帝上位后,更是對昆吾氏展開一次次大清洗。
直到厲皇時期,昆吾氏才得到喘息。
但是!
仁皇和女帝的做派,都是殺人留爵。隨著一代代子孫繁衍,爵位數量反而更多了。
最終在靈皇、景皇時期,高璇進行一次正式的宗親改革。
彭禹聽著老天師講解,暗道:昆吾氏當年,和大明朝的局勢有些像,但卻更加麻煩。
畢竟昆吾神人幾百年的壽命,代代繁衍下去,四五代人同吃宗祿,大昆再有錢也養不起。
靈景二朝的昆吾氏受到先朝動亂,人數其實并不算多。只是他們身上拿著三代先皇們傳下來的爵位,未來動亂的苗頭已經顯露。
高陽王為了后世計,下狠手提前斬斷禍根,便有了大將軍王的十二條宗令。
李圣:“大將軍令四,王爵只留一支,余者旁支逐代降爵,直至宗人。”
宗人,昆吾氏普通族人,待遇和普通國民沒區別,甚至家境可能更差。
彭禹曾經就遇見過,有神脈世家瞧不上普通昆吾族人,硬生生拆散情侶的例子。
“大將軍令五,命——”
“老大人。”
彭禹打斷他的講課,好奇問:“當年大將軍令針對限制昆吾氏,難道昆吾氏沒有反對?”
李圣無語道:“若無反對,為何昆吾氏恨顓孫氏至此?”
昆吾氏在祖皇后,族系越發繁盛。神王們開枝散葉,迎娶各族貴女,大有種馬天下之勢。
關于昆吾氏未來禍害,有識之士皆知。但誰都不愿意打這個頭,斷了昆吾氏宗室作威作福的苗頭。
仁皇夫婦暗搓搓下手,也要借助族人不法,懲戒處刑的由頭。
如高陽王那等直接下手,只讓各神王直系保留一位宗主。當年可是徹底激怒昆吾氏。
但昆吾氏經過接連創傷,神王都找不到幾位。最有可能代他們出頭的靈皇親兄們,也都被高陽王坑死。
因此,經過百年沖突,高璇完成自己的政令,削掉昆吾氏一大批臃腫的王爵支系。
“神羅王祖上本也有爵位,但被大將軍王強削掉,只許真王血脈保留一支祭祀。神羅王針對顓孫氏,未必沒有這方面是原因。”
說著,李圣觀察彭禹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