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的下方,陸鈺離可是設計了每一塊地的下方,都有著一個半拳頭大的圓洞,需要灌溉時就疏通,不需要灌溉時就堵上,非常的方便實用,也可以將田和地很好的分割出來。
來到了農場的陸煜琳攝先去看了一下自己育秧苗的地方。
因為要種植好幾十畝地,陸鈺離專門派秦雪去了解過了,去詢問過村里的老人,然后再給下的種子。
光是種子,就給了兩百多斤,用來當育苗床的,就有一大塊,將近一畝的地。
如今這些苗通通都漲起來了,一眼望過去,就像個小草坪似的。
彎腰,她伸手查看了一下這些秧苗的生長情況。
這些稻谷種子都是空間里種植出來的,加上自己在田里面加入了靈溪水,這秧苗長得可壯實了。
到時候需要插秧時,就把它們一顆一顆的從地里拔出來。
如果有現代育苗的秧苗托就好了,育苗之前只需要把水田里的泥土攪成濃稠得稀爛,然后鋪平,再把六十多厘米的秧托整整齊齊鋪在上面。
秧托里都有一個又一個拇指般大小的孔,平鋪在田里,再往秧托里弄進一些稀巴爛的泥土,熨平后把種子撒上去,再把種子壓進每一個小坑洞的泥里。
等到秧苗生長起來,插秧的時候,直接就可以站著扔。
也就是弄個小木板,把秧托從田里面小心拔起來放在小木板上,再往腰間一放,另一只手橫過去端著另一邊,就像人端著大圓簸箕一樣。
把秧托往腰間一別,人直接就可以站在田里,插秧的時候,右手直接從秧托里把秧苗一個個的從小圓洞里拔起來,然后一下一下的往田里扔,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扔一顆,整整齊齊的,非常方便又不需要彎腰。(大伙如果不認識的話,可以上網搜一搜哈)
可惜,現在沒有準備,只能夠等到下一季了。
順著田埂來到了已經牽著牛在田里面犁動的田邊,看著田里的泥巴一下一下的被攪散了,然后變得稀爛,看著這種情況,估計再走個好幾趟就能完成了。
陸鈺離招來的犁田的村民,村民看到陸鈺離讓自己過來,就趕緊喝停了地里的牛,“陸姑娘!”
陸鈺離順手點了一下田,對著這些負責犁田的村民道:“到插秧時,你們要記得把田里高地方的泥,用板子推到低洼處。”
“就像這里…………”
陸鈺離伸手點了一下田里比較高的地方,然后滑到田里低洼處的地方,口中教給他們。
村民們聽了,心里覺得有些納悶,自己種田從來都不這樣,這一步能有什么用?
有一人忍不住好奇開口詢問,“陸姑娘,為什么要把田里地方高的泥拉向低洼的地方?”
陸鈺離聞言,看向詢問這些話的一個年輕男子,眼里帶著絲絲贊賞。
“你這句話問得好,熨平一塊田,在種田里非常重要,它可以讓灌溉的水均衡分布,不至于高的地方,灌溉的水夠不著,等大熱天的時候,不擔水去澆灌了,稻子便會渴死枯萎。”
“明白了嗎?”
眾人若有所思,隨后恍然大悟了起來,這一茬,他們還真沒想到!
難怪,難怪以往太陽曬天氣熱的時候,田里面總有那么一些地方長得不太好,收成的時候,里面都是干癟的,原來是位置高了,灌溉的水夠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