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選好了原料的陸鈺離大手一揮,直接就在這里訂購了兩千斤的高粱米。
自己要釀的酒很多,而且種類也不少,要用到的材料這點是不夠的。
想要支撐起一個酒樓的客人飲酒量,這點原材料,到時候可能還需要再進一批。
不是她太過于自信,因為她相信自己將近十年的釀酒技術,而且釀出的酒純度和度數我古代這里是沒法比的,加上空間的材料,簡直想難喝都難。
她敢相信,這些酒到時候肯定會大賣。
小伙計原本就以為她要買個一兩百斤那樣子,沒想到卻是聽到了兩千斤這三個字,整個人都驚呆了!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
“小,小老板,你這事沒說笑吧?兩千斤,也太多了。時候用得太久,用到最后有陳味就不好了。”
他知道她店里的生意是非常的好,但是這些口感這么粗糙,這么難吃的高粱米,她店里也是用不上,如果就這么一個人吃的話,得吃到天荒地老吧?
如果米收得太久,就會有一股陳舊的味道,就更加的不好吃了,所以就開口提醒一下她,勸勸她。
對于小伙計的好心,陸鈺離先是謝過了他,最后還是很堅決的要了下來。
小伙計也尊重她,隨后就用一個本子把她要的什么米?多少數量都記了下來。
陸鈺離也不含糊,直接就把四兩銀子結給了他。
收到了錢款,小伙計就與她商議好了送貨的時間。
她要的量實在是太多了,送貨來來回回的都要跑上好幾趟,只能在傍晚客人少的時候才能開始送。
對于這個送貨時間,陸鈺離也沒什么反對意見的,反正自己今天沒到傍晚都無法回去。
離開糧食鋪,陸鈺離一直在運用著異能帶走身上的汗漬,兩個人干干爽爽,但是空氣中以及陽光中帶來的熱量卻是隔絕不了,此刻熱得不行。
她剛離開良食鋪就找了一個路人詢問了下鎮上的窯廠在哪里。
連續問了好幾個,她才得到個準確的正確位置。
得到了位置,已經不想再走路的陸鈺離當下就花了八十文錢雇了一輛馬車前往離距離鎮上不遠的一個村子里。
馬車夫也是識路的,知道她要去窯子的時候,就直接揮動馬鞭帶她去了。
坐在馬車里比走路舒服不知道多少倍,感覺就是沒法比。
此刻沒有人再看著,陸鈺離直接就從空間里拿出了一個礦泉水瓶子打開蓋子喝了一口放在里面已經煮沸了的靈溪水。
因為是一整瓶放在冰水里冰,此刻喝上一口,簡直就是透心涼,舒適得不行。
把水收回去,陸鈺離打開車窗簾子看看路線。
外面,趕車的車夫是個停不住嘴的話嘮子,坐在馬車內的陸鈺離在她的那把嘴下,知道了這條村有個美麗的名字,叫作碧水村,里面就有一個專門燒制陶器的窯子,而且手藝還不錯。
身上的那些雜貨鋪什么的,里面的那些陶器都是在它那里拿的。
在馬車夫的嘮嘮叨叨以及陸鈺離的偶爾應付幾句之下,馬車終于是停了下來,馬車內的陸鈺離也終于是聽到了車夫傳來“到了”的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