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就這般進入了天外。
吳妄仿佛是在看故事一般,用燧人氏的視角,感受著燧人氏前進的路途。
最初的不易、得到造化泥點后的騰飛與崛起、不斷感受到靈存在的欣喜……都讓吳妄道心震動,且久久不能自拔。
可能是離開了家鄉的緣故,燧人氏的天外之旅沒有了沉悶,故事節奏也變得輕快了起來。
天外也是有人族的。
女媧造人、感悟生靈大道,是發生在第三神代末期,而后人族開始興盛、百族逐漸出現。
其后才有燭龍的崛起,邁入了第四神代。
第四神代雖然短暫,但卻是生靈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燭龍根本對生靈不屑一顧,天天惦記著如何吞噬其它強神的大道,心底想著老子天下無敵,結果被帝夋偷偷摸摸合縱連橫,最后被眾神合力趕去了天外。
燭龍離開時,眾神帶走了許多生靈——畢竟神大人們也已經習慣這些生靈奴隸的侍奉。
天外就是第四神代的延伸,只是燭龍不斷沖擊天地封印,搞的日月陰晴不定,天地之間也出現了周期性的‘靈氣潮汐’。
每次燭龍在天地封印上撞的頭破血流,天外之地就進入了靈氣相對充沛的時期。
而每次燭龍靜養恢復力量,天外之地的靈氣就開始消退,不過消退的幅度也并不算大。
燧人氏闖入此地時,已有了不俗的實力;且天外少了秩序大道的遮掩,更容易貼近各類大道。
于是,燧人實力開始迅速飆升,那造化泥點漸漸耗盡了靈光。
燧人在天外,那是一路打過去的,從天外那些湊數的小神,到燭龍的心腹大將,燧人挨個打了個遍。
天外可沒有重塑這回事,更何況那時天內帝夋還未完全搭建起神庭。
有神隕落,眾神就怕了。
燭龍更是因上次沖擊天地封印太激勵而陷入了沉睡。
燧人氏把百族生靈匯聚起來,傳授給他們如何去感受靈的存在,在天外留下了修行的種子,告訴他們,生靈可以靠自己變強大,神靈不過是有先天的優勢。
靈與靈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壓迫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天外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生靈造反運動,諸多神靈都被牽扯進入其中,而燧人氏不斷對神靈發起挑戰,一路打到了燭龍面前……
真·天降猛男。
有一說一,吳妄在燧人大佬的視角中,看到過自己母親的身影,本體竟是那般風華絕代、冷艷無雙。
還看到了自己外公的身影,那竟然是個長了人臉的‘水球’,確實看起來很溫和的樣子。
除此之外,他還看到了燭龍帳下的諸多強神——應該是對應雷暴神這個層次。
可惜,燧人氏當時依舊不是燭龍的對手,但燭龍一時間也拿不下燧人氏。
兩人之間的激烈交戰,將天地封印沖開了一條縫隙,燧人氏重傷之際鉆入縫隙中,光明正大地跳回了天地之內,且幸運地出現在了北野之地。
星神是重傷的狀態。
燧人氏在北野養傷后,暗中回返南野,開始積蓄實力。
這時的燧人氏,對靈的感悟已經達到了接近本質的地步;這位敢去手撕燭龍的猛人,終于干出了那件對天地格局影響無比深遠的大事。
屠了火神!
燧人氏與天宮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有了那轟轟烈烈的年代,為人域開辟土地,匯聚人族,傳授感悟靈道的辦法。
同樣,吳妄也因此明白了,為何人域修行之法,只適合人族,百族大多有些不適應。
那是因人族誕生于造化大道,百族大多為先天生靈‘被迫演化’而來。
而人域修行之法的幾處,源于造化泥點,暗中與造化大道相合,這才給了人域修士能貼近天地間一條條大道、以及凝成自身之道的機會。
大戰;
接連無止境的大戰。
天宮的生靈大軍源源不斷南下;
燧人氏的身旁漸漸多了許多人影。
人域有了雛形……人域開始昌盛,天宮神靈開始退卻,南野成為生靈的樂園。
但這一切,隨著燧人氏在巡查各處時,低頭吐的那口血,戛然而止。
大戰透支了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