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再次躬身道:“父教子不知,是為不孝,子問父不語,何解?!”
羋華在一旁生氣的不斷對扶蘇使著眼色,但扶蘇不為所動,一直躬身請問受教的模樣。
咚!咚!咚!
嬴政敲了幾下桌案,然后思索了片刻,耐心解釋道:“汝是秦國公子,而非秦國黔首,勤政愛民是為仁德。
可乎?
可!
但不守社稷、不知馭民,百姓親近于你,然不知上下尊卑,如此久而久之,社稷可亡矣!”
嬴政這句話很簡單,親民愛民別忘記自己所處的是上位,是大秦的長公子!
你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施舍百姓的!
如今你對百姓太過仁善,百姓不知道懼怕于你,到時候上下尊卑模糊,容易導致權臣篡國,甚至百姓作亂。
扶蘇聽聞此言,頓時脊背發涼。
“你三位儒家老師是思孟學派,還是荀子門下?”
“思孟……”
“思孟是以孟子的人性本善為出發點,你卻不知……,今日百姓親你愛你,是因為懼怕你的大秦公子身份,因此你稍加施舍,他們就會心生感恩,這是與大秦貴族與百姓之間的疏遠等級所導致的。”
“但如果你與百姓之間不知距離,今日你施舍他一斗米,他或許會感激,但明日呢,后日呢,斗米恩升米仇!”
嬴政冷笑一聲,緩緩說道。
他年幼的時候,和扶蘇一樣,有著幾位儒家老師教導,但在接觸到呂不韋后,就由呂不韋親自教導。
呂不韋是雜家之人,熟讀諸子百家典籍精髓。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而他嬴政從儒家到雜家,再到接觸韓非、李斯的法家,早也是一肚子的滿腔學識,再加上他久處政事,比扶蘇這等養在溫室里的公子,勝過不知多少。
法家縱使有著諸多弊處,但是統治大秦最好的工具!
“父皇大謬!”
扶蘇起身,淡淡一笑,“韓非、李斯二人的法家學問脫胎于荀子的儒家,而荀子雖認為人性本惡,但這是可以通過教化改變的,人心可以由惡到善!”
“今日父皇勞民、疲民,天子疏于百姓,百姓不知天子恩德,又如何能讓百姓忠于朝廷?!”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在歷史上,自從秦朝滅亡之后,有復興六國的遺民,但從未有復興秦國的秦人。
就是因為秦王太注重法家統治,疏離了人心。
包括漢朝雖說是繼承了秦國法律,但從劉邦約法三章就可以看出,后世王朝已經由“法治”轉變為了“人治”!
因此漢朝滅亡,人心思漢。
漢也是滅亡之后,提起來的國號最多的王朝。
“天下百姓何止億數,想要教導他們由善轉惡難之有難……”
嬴政沒有憤怒,轉而對扶蘇有些刮目相看。
“父皇閉關已久,何不如上朝議政,倒時父皇自會明白兒臣之意,今日之大秦不同于父皇閉關之大秦!”
扶蘇恭敬一拜道。
時代變了!
先秦和仙秦完全就是兩個名詞!
嬴政并非不智,而是和朝政脫離太久,反倒沒有扶蘇了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