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其他地方,齊王建的悟道絕無如此順利。可他現在在紫霄宮,悟道有如神助,若是在凡界之中,這些教義的領悟,他至少需要花費十年,百年,可現在,只在一念之間。
隨著他念誦佛經,他須發脫落,也越發神圣。
須發脫落,是他臻至不漏不滅之境,自身精氣閉合在毛孔之中,不曾散溢!
這也符合小乘佛教的教義!
私己而廢公!
也和楊朱學派有類似之處: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小乘佛教的教義也是如此,先度己,而至臻圓滿之境,也是如同齊王建此般模樣,不將體內的精氣神泄露己身。
形為道之顯!
齊王建身與小乘佛道相合,已經證就佛道佛陀。
他本就處于仙境一線之下,在得到長離仙尊講法之后,已經是滿溢之時,但被始皇帝嬴政的仙道所阻攔,現在得到佛道氣運助力,很快洪水就沖垮了這道大壩,也就是仙境的桎梏和障礙。
“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即所證……”
齊王建光額光發,沒有須眉,看起來有些怪異,可又有一種圓滿妙境。
更加奇特的是,齊王建身上的王袍也化作佛祖袈裟,披在他的肩上,他的背后生出功德金光,充滿神性。
小乘佛教佛祖已經顯示,九州世界東西兩方的氣運,有了釋迦摩尼佛和齊王建兩人承載,終于不像之前讓眾多東方的仙道仙人感動咄咄逼人,有些難以喘息。
“釋迦摩尼佛見過佛祖!”
釋迦摩尼佛向著齊王建打著佛禮。
他稱呼齊王建這個小乘佛教的佛祖為佛祖,原因是因為祖即源也,為溯源,為一也,也恰好符合小乘佛教的教義。
如果說小乘佛教是一,那么大乘佛教就是三,三生萬物!
“道友安好。”
齊王建也不傲慢,也向著釋迦摩尼佛回禮道。
兩人現在表現到不像是之前的奪道之敵,反倒像是相處多年的至交好友。
“齊王建和釋迦摩尼佛倒是有些類似于洪荒中的準提佛母和接引兩人……,不過現在這兩人都是因勢利導而來,有此二人在,九州世界佛道無慮也!”
陸長離淡淡一笑。
此次看似是佛道氣運大漲,仙道勢力敗退,實際上佛道被劃分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氣運二分,而且大乘佛教之中又有過去、未來、現在三尊佛陀,又是分掉了佛門的氣運。
縱然釋迦摩尼佛其智近妖,將小乘佛教的教義和大乘佛教的教義統合起來,但一旦教義分化,就算再統合,也對導致佛道之中生出兩個不一樣的派系,并且針鋒相對。
“恭喜世尊佛祖。”
荀況對齊王建表示了祝賀。
他原是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和齊王建的父親田法章和他有著不菲的交情。以往看來這份交情不算什么,可現在齊王建入了佛道,相當于仙道勢力的“叛徒”,他率先承認齊王建的地位,也是極為難得之事。
“見過世尊佛祖……”
眾多紫霄宮的修士也齊齊祝賀道。
齊國向來對待列國的士子極為厚道,稷下學宮更是官方出資辦學。現在這些諸子百家各派的修士大多都曾是稷下學宮的士子,此刻見到齊王建被迫入了佛道,也心生幾分憐憫之情,開口承認了齊王建的地位。
不然縱使齊王建入佛道是長離仙尊所授意,還是會多出一些波折!
只看釋迦摩尼佛之前的遭遇就一清二楚了,前面四尊紫玉蒲團沒有人敢搶,可是到了釋迦摩尼佛的第五尊紫玉蒲團之時,齊王建就膽敢大著膽子攔路搶劫,實際上還是吃準了眾多修士對佛道的看不起和打壓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