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善人可成佛陀,道之極為九,九世善人已經是輪回極限,功德造化累計到了極點,一旦入道,就會一日千里,雖遠遠比不上他們在座的眾多仙神,可也是上佳傳承道脈的仙苗。
可這仙苗卻被釋迦摩尼佛搶奪了先機,日后再有九世善人的轉世之軀,這些修道胚才一旦誕生,就會通知西域靈山,從而接走。即使僥幸入了玄門,也需細細培育,轉為仙道苗裔!
“六陽浮現一點靈!”
老聃急忙補充說道,卻是重新定下了天機。
諸子百家各派確實難以在九世善人這里和佛道爭一爭高下,但是他定下天機,只要轉世為六世善人,腦海靈臺必生一縷靈光,有了入道之機,受這縷靈光的冥冥指引,會拜入附近的諸子百家道場之中。
不過老聃雖然截取了一截天機,但凡事過猶不及,六世善人也只是浮現一點靈光。
如果有機緣,就可以被諸子百家各派渡去,如果沒機緣,也不強求!
六世善人雖然差了九世善人不止一籌,但是六世善人的人數足夠多,在人數的累積下,誕生出來的道子也不一定會落后于佛子。
“天道至公,仙尊看似剝奪了九州普通生靈的修道權力,實際上眾道脈篩選弟子,幾世輪回,靈魂亦是那些曾沒有修道之人,緣法非在今生,而在下世……”
幾位仙神內心感慨。
這看似是對九州域的無情,實際上對于九州域卻是鐘愛!
其余的行星域雖然入了輪回,但輪回之基實際上是在九州域之中,冥界的道標也在九州域之下,這些幾世善人的靈魂也只會投在九州域之中,其余行星域雖有生靈誕生,但大抵都是初生靈魂。
初生靈魂修道雖然并非一定弱于幾世輪回的靈魂,但幾世輪回的靈魂有功德加身,在修行之初必定飽受天地鐘愛,而且有了功德,在靈臺必生功德金光,修行術法和悟道也非他人所能比擬。
“九州……,果真是九州世界!”
一些修士暗中思索。
他們雖然都是從九州域出來的修士,對九州域也只有故土之情,可也不會做到如同長離仙尊這般偏護。
但下一刻長離仙尊就變相解釋了如此作為的原因。
“一飲一啄皆有定理,九州域的生靈比其他域的生靈修行多了不少阻礙,但同樣也多了不少的好處。”
“爾等以為這紅塵劫氣為何?”
“此是成道之基,亦是毀道之肇!”
陸長離搖了搖頭,“練氣士不宜涉足紅塵劫氣,此紅塵劫氣若是吸收多了,難免磨滅大道之靈,元神受到紅塵蒙蔽,為天道所不容。可九州域的生靈,久處紅塵之中,修道之初就已經沾上了這一縷紅塵劫氣,有此劫氣作為磨刀石,九州域才是真正的修道圣地!”
他這番話有些顛覆眾多仙神的認知,但在場的前列仙神細細思索幾番,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仙道修行自不是什么順風順水之事,此時不來磨難,它時就會降下災劫。此等災劫難以捉摸,稍有不慎就會化為灰灰。
可是九州域的普通生靈,自出生之始,就已經處在紅塵劫氣之中,飽受劫氣折磨,若是普通生靈必定多災多劫,壽不過百,但九州域的生靈有功德金光護持,免受這一縷紅塵劫氣的侵擾,同時也因為紅塵劫氣,相當于在九州域降生的修士已經受了一次災劫!
這相當于道術之中的李代桃僵,替死之法,只不過這些紅塵劫氣是一種大型的道術陣法,合乎天道。
九州域誕生的修士已經趟過一次劫難,今后的修行也是順風順水。
紅塵劫氣看似是一次災劫,實際上只需用好了,照樣是一次機緣。這就是福兮禍之所伏,禍之福之所依。
不過這等機緣,也需是幾世善人才可享受,不然沒有功德金光護持己身,這些外在的紅塵劫氣必定降下諸多病災。
一縷紅塵劫氣對于修士不過爾爾,輕易就可祛除,可對于普通凡人來將,卻有如蠱蟲一樣,消耗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