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猜測幾番,終究是看不到這篇無名道法的真正奧妙,只能心中可惜,不過他們也獲得了一篇輔佐修煉的道法,可以縮短他們精純法力的時間,倒也不是全無收獲。
接下來的孔丘對著陸長離也起身施禮,他一揮袖袍,以袖里乾坤的法術收取了七八十件先天靈寶,絲毫也沒有謙讓的感覺。
儒家信奉中庸,而中庸就是兩端持其中!
不偏不倚就行!
不必過分謙讓!
收取七八十件先天靈寶,對于孔丘的氣運來說,容納也是綽綽有余。
但他收納也是頗有分寸,絕不讓人認為他太過貪婪也太過虛偽.
七八十件先天靈寶這個數量恰好,不多不少,沒有先前始皇帝嬴政收取的先天靈寶多,卻也不會如老聃一樣收取的那么少。
另外儒家重傳承,孔丘可不像老聃一樣,超然物外,他還有一大堆徒子徒孫。
老聃雖然徒子徒孫不少,但他的徒子徒孫傳承關系卻沒有儒家那么重要,這些弟子說是徒子徒孫,其實基本上也只是尊奉他的思想和言行,傳承并不緊密。
而孔丘卻不然,不說曲阜的孔家一脈,其他儒家各派,都是他的七十二賢人弟子傳承下去的,脈絡清晰。
“好個禿驢,竟然如此貪婪!”
就在眾人贊嘆前面三位仙神的舉措之時,后面的魔祖羅睺和釋迦摩尼佛,竟然極其霸道,直接收取了近千件先天靈寶,使他們的氣運承載到達了極限。
“這般吃相,真是妄為正道中人!“
一些修士有些不忿道。
魔祖羅睺不必多說,這是魔道中人,和他們不是一個路數。魔道霸道,收取先天靈寶到達極限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釋迦摩尼佛不同,盡管不少人貶斥佛道為異端邪說,但大家也都明白,佛道也算是正道中人,只是與他們理念不合。
卻不曾想,釋迦摩尼佛全然不顧高手和佛祖的氣度,如此貪婪,收取了近千件先天靈寶。
這沒少一件先天靈寶,他們后面的人也就相應的少上幾分緣法。
對魔祖羅睺和釋迦摩尼佛的偏見,倒不是這些修士真的如世俗凡人一樣,對壞人寬容,對好人苛刻。
壞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好人需坐下無數好事,才有度過彼岸的機會!
實則不然,魔道的貪婪眾所周知,真有機會,當是生死相向,此刻指責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豈不是被他人看輕?
兩者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佛道不同,雖然大多數人不認同佛道,但也認為其是正道,說是苛責,這也是將其視為同道……
就如同普通人對外人不會過分苛責,但對親人指摘。
這是相同的道理。
釋迦摩尼佛臉色無喜無悲,他自是聽到了一些痛罵,但他內心也是泛起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