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與他們之間的關系不大。
對于他們這些臣子來說,皇帝的威嚴沒有以前厲害,而且時時有賞賜賜下,他們當官也是極為舒心,不用每日提心吊膽。
“父皇來旨了。”
秦二世扶蘇正待說些什么的時候,忽然神識一感,隨即開口說道。
他伸手向空中一探,就有一道玉旨降下。
其上并未寫什么過多的事情,只寫了一行話:“無事!如常即可!”
“先皇帝如此言道,必有緣由,依臣之意,尊先皇旨意,仙秦運朝照常即可,不宜大動干戈!”
當即就有練氣士上前言道。
“父皇既然有這番旨意,朕遵守就可,不必枉費心機,所想什么……”
秦二世扶蘇點頭,伸手讓這些欽天監的練氣士告退。
等這些欽天監的練氣士離開之后,他緊盯著這玉旨上的字跡,悵然道:“大劫興起,三星異動,朕這個皇帝卻只能坐在皇宮之中,不聞世事……”
“做的還真是不合格!”
他自嘲一笑。
他繼位以來,仙秦運朝多精力于文事,消除了戰國之世帶來的影響,如今人心思定,天底下的百姓都向著仙秦運朝,再無人去想那百年之前的六國。
可以說仙秦自此,算得上是真正的深入民心。
但是……
在其他方面,秦二世扶蘇也只能蕭規曹隨,不會輕易違背始皇帝嬴政所制定下的策略,這并非他不智,而是朝夕令改,反倒是取禍之道。
例如后世的青苗法,明明是利民之舉,但卻成了禍國殃民的亂政。
“也罷,父皇既然讓我穩居宮中,照常即可,朕也不去多想。”
秦二世扶蘇搖了搖頭。
他手上有著黑冰臺各地的探子送上來的密報,其中有一些訊息格外引人注意,其中就有苗疆諸事,不過也并非特別突出,只是陳列在桌案前的密報罷了。
這些異常之舉,再聯系邪道大劫,難免讓人思索出一些意味……
不過此事與他仙秦運朝無關,秦二世扶蘇也不想多管,雖說他現在已經修煉成為了仙神,可終究底子薄,那些境界高的仙神可是在道場中靜坐,不敢下山……
他哪會有這個想法,多管閑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并非是他膽小,而是事有可為,有可不為。
分清利益大小和糾紛之后,他作出了在自己看來,最明智的舉措,袖手旁觀。
……
不僅是仙秦運朝咸陽一地被三星異動有所驚擾,諸子百家、深淵魔族等等諸多勢力也發生了類似于秦王宮的場景。
大多數人選擇了和秦二世扶蘇一樣的做法,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