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道友愿意,朕絕對不會苛待語你,不管是王侯之位,還是三公之遇,朕都可以斟酌,只要你投靠我仙秦,過往之冒犯也可以忽略不計……”
二世皇帝扶蘇沉吟了一會,給赤發道人開出了他可以讓步的條件。
對于赤發道人這種仙神,不管是始皇帝嬴政還是他自己,都會竭力拉攏。
更別說,扶蘇能看得出赤發道人還有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即使是邪道仙神,可……那又能怎樣?
王侯之位,雖然仙秦甚少封賞,可但凡成仙之人,不管功勞大小,一概封王封侯,這也只是一個名頭罷了,真正有實權的王侯,例如武成侯王翦,那可是始皇帝嬴政的左膀右臂……
至于一些仙秦將士的怨憤,這倒是無關緊要,仙神的實力就像當初大秦拜六國士子為相一樣。
當年戰國之時的六國士子,寸功未立,就能被歷代秦王拜為相邦,看似是徒登高位,實則是大秦歷代先王的智慧……
不管是現在的李斯,還是以前的呂不韋,范雎、商鞅、張儀等人,他們都是歷代秦王用來制衡國內武勛的棋子,所以讓他們登上高位,是代表秦王的至高無上。
如今的仙秦運朝皇帝,無疑更有魄力!
很多人都會陷入一個誤區,后世王朝的皇權逐漸加深,這對也不對,只不過代表皇權的皇帝權力不一定逐漸加深,明朝皇帝不可能,也沒有本事讓一個匹夫坐上內閣首輔之位,一旦如此做,就是得罪朝廷中的科舉文臣集團,哪怕頭再鐵,這事都不可能有!
但春秋戰國的君主看對眼一個士子,只要有才學,憑借君王的權威,讓其登上高位,執掌大權!
所以扶蘇開的條件盡管有些不太“合理”,可以他二世皇帝的身份,借助皇權可以達到此事。
另外,雖然說赤發道人損害了仙秦運朝的利益,指使這只九頭蛇相柳吞噬了仙秦運朝的人道氣運,但仙秦運朝是仙秦運朝,二世皇帝是二世皇帝,損公肥私的事情按理來說他不應該做,可偶爾做做也無妨。
朝廷有國庫,但皇帝也有內帑!
就如同大不列顛的女王是******,可******不僅是大不列顛的女王……
等到一定時候,扶蘇也會退位于他的子嗣,升入神界,如果赤發道人愿意投靠于他,那么赤發道人就相當于是他的親信……
如今的丞相李斯和大部分朝臣,皆是始皇帝所留,群仙之中,也無他一人的親信……
雖然扶蘇并不擔憂他會和始皇帝嬴政反目成仇還是什么,可若是等他退位之后,練一個仙神親信也沒有,那……就太過尷尬了!
畢竟仙秦運朝的仙神又不是他們皇族一家奴仆,若他還是皇帝,可以指揮一下,可他退位之后,說句不好聽的話,除了一些私教甚篤的,誰還會鳥他!
扶蘇不可不為后來計!
這也是他想要招攬赤發道人的原因。
“三公?王侯?”赤發道人嗤笑一聲,“自從齊國覆滅之后,我當為伯陽叔齊一樣,不食周粟!三公雖尊,王侯雖貴,非我齊人,貧道不屑為之!”
赤發道人冷冷嘲諷。
于戰國末期之時,雖然在大勢之下,所有人幾乎都知道大一統是眾望所歸,但秦國人想著是秦國一統天下,而魏國人想著魏國一統天下,齊國人也想著齊國一統天下……
若是這話是統一列國之后的齊王對他所說,赤發道人絕對高興前往接受這些殊榮,可現在是仙秦運朝的二世皇帝扶蘇所請,這差距可就大了……
他雖然不至于如六國會那些余孽一樣,妄想顛覆仙秦運朝,可也不會當仙秦運朝的順民……
和伯陽叔齊一樣,不食周粟,寧愿餓死!
難道亡了之后的一些殷商貴族不知道周人的好嗎,及時覆滅了殷商,周人也未曾將商人趕盡殺絕,而是劃為宋地……
士人從古到今,皆有操守,有的人愿意遵守,而有的人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