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可是得罪諸子百家各派的節奏啊,即使這些諸子百家單個難以與仙秦運朝抗衡,可是這么多的道脈聯合在一起,即使仙秦運朝力量再強,也難以抵抗。
但……現在仙秦運朝因為大劫,又因為損失了不少仙神,力量衰微,根本無力統管天下,這以天子德行來和上天連接,絕對會大大降低治理成本……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天人三策》幾乎給天子指導出了一條修煉成仙的道路!
只要君主善修德行,那么就會和天地天人合一,如此一來,想必仙秦運朝的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會突破成仙,這對他們皇族的誘惑難以抵擋!
“此書……絕對不可能是董仲舒一人能編寫而成的。”
扶蘇眼眸一寒。
這其中必然有儒家的仙神助力,為的就是爭奪道統,弘揚儒家道統!
只要搞定了他們仙秦運朝,那么儒家在九州世界的底蘊就會迅速壯大,本來就是顯學的儒家道統,勢必會碾壓其他道脈,到時候這天底下的道脈恐怕就要以儒家獨尊了。
“不過……,若是我等和儒家聯合,或可抵擋住來自其他道脈的壓力,儒家的實力在諸子百家各道脈中是最強大的,幾近占了三成,而其他諸子百家各道脈的一些小門小戶本就無力和儒家爭奪道統,那么受影響的只有墨家、道脈等幾派勢力!”
二世皇帝扶蘇腦力急速轉動,想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做下決定有可能導致的后果。
只要仙秦運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么得罪除了儒家之外的諸子百家道脈是一定的,但相應的,也會和儒家站在同一戰壕,以儒家和仙秦運朝的實力,將此作為既定事實也不是不可。
另外,這些其他諸子百家中,道家最善避世,可能不會與儒家爭權奪勢。
“現在道家的弟子入世的也很少,而且據朕所觀,儒道似乎有合流的趨勢,兩家不太可能起沖突,所以受影響的只有墨家和法家,這兩家的影響最大!”
“而法家源自儒家,雖然分門別戶,可也就是大貓小貓一兩只,雖然有韓非和李斯等法家仙神,但法家終究還是有些落寞,遠遠比不上儒家和道家,另外的墨家……”
想起墨家,二世皇帝扶蘇就不屑一笑。
這些墨家除了秦墨在將作監當一些煉器師之外,那些其余的墨家,不曾出仕仙秦運朝,也和仙秦運朝暗中作對,雖然沒有擺在明面扯旗造反,可與仙秦運朝朝廷向來也是不和。
所以墨家無須關注!
“這樣思來……,獨尊儒術,看似有些得罪其他諸子百家各道脈,可事實上后果并不嚴重,此事大有可為!”
二世皇帝扶蘇心里有些激動。
董仲舒獻上的《天人三策》于仙秦運朝而言,有著大用!
想到這里,他臉色微微緩和,看著下方跪揖的董仲舒,輕聲說道:“汝所言之,雖有道理,可于國乃是大事,不可輕易更易,現在愛卿暫且退下,等過幾日朕……三世皇帝和群臣商討過后,再行決定!”
二世皇帝扶蘇不是傻子,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不能立即答應,一旦答應,不說這些朝臣不滿,引發動亂,再說留給充足的時間,也可以索取更大的好處。
老成謀國之言。
他先是打算自己和儒家商討利益,但想到現在已經退位,所以改為讓三世皇帝子嬰處理此事。
“父皇,可否倉促?”
三世皇帝子嬰微微皺眉,雖然這《天人三策》里面記載的成仙法讓他心動不已,可他也清楚,現在若是答應董仲舒,于國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雖然扶蘇沒有明言答應,可是話里話外的意思,已經有所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