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人才濟濟,尤其以董仲舒為先,果敢英姿,專能任事,陛下可拜其為相,天下定可安康!”
李斯冷聲道。
以他的地位,無須和三世皇帝子嬰虛與委蛇,直接開門見山。
要董仲舒拜相,還是留下他?
二選一的局面!
從或者不從!
三世皇帝子嬰臉色青紅交加,羞怒道:“相邦既然決定此事,那么朕就依照相邦所言,拜董仲舒為相,相邦所請,朕也依次照辦!”
“相邦忠貞為國,既然……罷官,那么朕依照先例,封相邦為首陽郡王,不知可否?”
子嬰怒不可遏,接連說道。
雖然知道李斯在仙秦運朝之中的地位,雖然知道現在剛剛登基,雖然知道……
雖然知道種種,可他仍舊氣憤。
與其討好于李斯,不如斷然決定!
在氣頭上說完話后的三世皇帝子嬰也冷靜了下來,細想這確實是個必行之事,首先李斯作為相邦能給他什么?
什么也給不了!
輔佐他朝政安穩,這不過是作為丞相的分內之事!
其他的呢?
給不了!
可董仲舒呢,他有《天人三策》,在董仲舒的輔導下,在其背后的儒家傾力支持下,他成就仙人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之夢!
如此種種,得罪李斯,有刻薄寡恩之命,又算得了什么?!
“好!好!好!”
李斯氣極反笑,“陛下決定之事,臣豈有反悔的道理,首陽郡王,臣受得起!”
他說罷揮袖轉身而走。
何謂首陽?
是伯夷叔齊二人不食周粟的隱居之所,在此采薇而食,因婦人說這草木也是周之草木,二人羞憤,絕食而死。
現在子嬰賜他首陽郡王的爵位,就是在諷刺他!
這秦粟可食得?
也是諷刺他作為楚人,卻為秦國宰輔!
短短的四個字,道出了三世皇帝子嬰對他的不滿,也對他的厭惡。
等李斯離開秦宮之際,三世皇帝子嬰本想出去追李斯,挽留李斯,但想了想,還是作罷,他招了招手,對著身旁的內侍說道:“備詔,磨墨!”
“陛下,不知追追?”
內侍總管有些擔心說道。
子嬰眉宇一皺,重復了一遍,“備詔,磨墨!”
內侍總管頓時明白自己犯了大忌,臉色頓時煞白,他連忙跪地求饒,等子嬰允許之后,才跪著上前幫助子嬰準備擬詔的紙筆,
……
……
神界,凌霄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