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想了想,從王子杰那里拿了一萬塊的現金直接放進功德箱里面,惹得旁邊有些香客都瞪大了雙眼。
而看守功德箱的中年僧人也不由得詫異的打量何凡一眼,畢竟一萬塊雖然不是很多但也已經不少了。
“先生怎么稱呼。”
中年僧人看何凡貢獻不少,頓時也雙手合輯給何凡施了個禮。
“姓何!”
何凡笑了笑,倒是沒把名字說出來,只是說了個姓氏。
中年僧人笑道:“何施主有大慈悲,我佛會保佑施主的。”
何凡沒回話,只是對著中年僧人點點頭,隨后便轉身離開了大雄寶殿。
慈悲不慈悲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會保佑慈悲之人么……
出來大雄寶殿何凡跟導游就閑逛了起來,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藥師佛塔。
經導游介紹,這藥師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層八面佛塔,是雞鳴寺歷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約外觀為假九面,實為七級八面,斗拱重檐,銅剎筒瓦。
塔身建有內梯外廊,此塔名為消災延壽藥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游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
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藥師佛塔”四個大字,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手跡。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為金陵市市長所題。
塔內供奉有藥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于北京雍和宮,1972經領導批準批準送給金陵靈谷寺。
靈谷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后,又從文管會迎奉于塔內。
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藥師佛像,共24尊。
寺廟內的觀音殿內供奉的觀音像面北而坐,而殿門的楹聯寫道:“問大士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不過奈何何凡沒文化,看得懂字卻不知其意。
來到了寺廟的最高處,這里赫然是一片建筑,建筑牌匾寫有(豁蒙樓)。
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曾多次和學生楊銳登臨雞鳴寺。
戊戌變法失敗、楊銳等“六君子”死難后,張之洞在雞鳴寺倡建此樓,以杜甫詩句“憂來豁蒙蔽”命名,作為紀念。
張之洞題:“勝地何常經浩劫,斯樓不朽奈名傳”,梁啟超題:“江山重疊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現已改建成雞鳴寺百味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