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的發展,已經完全駛上了快車道,猶如洪流奔騰,快得人目不暇接。
羅飛羽卻是再一次感慨,這個氣運,真的是降臨自身了,簡直就是順得很。在他眼前顯現出來的玉璽圖像,也隨著進度條的進展,而變得更加栩栩如生,真實起來。
當前的進度,又前進了一大截,估摸著已經達到18%左右的地方,接近五分之一了!
其他人各自忙碌著,羅飛羽反而閑了下來,一個人坐在紅檀木木圈椅上,閉目沉思。
中年太監王國泰站在一旁,剛才他已經把所知道的,事無巨細,全部合盤托出,講述了一遍。此刻心里帶著忐忑,不知道該不該開口。
崔呈秀是第一個歸順的,羅飛羽要他寫的東西,他也是第一個寫完。他拿著一疊紙箋,走到羅飛羽身邊,低聲喚道:“指揮使大人!”
羅飛羽張開雙眼,接過崔呈秀遞過來的紙箋,稍微一掃,直接翻過前面兩頁,細細查看崔呈秀列出來的人才清單。
絕大部分人名他都不認得,不過一個個仔細看下去,他還是看到了兩個熟悉的名字:孫承宗,袁崇煥。
羅飛羽對明史并不如何熟悉,但是明末四大名將,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袁崇煥,他還是有所耳聞的。
崔呈秀寫得很詳細,不光是人名,還有簡略的功績才能介紹,可謂是相當難得。
這個時候,羅飛羽還不知道,孫傳庭和盧象升還是文官,并未出名。
他不動聲色地看完,輕輕放下紙箋,問道:“孫承宗,袁崇煥,都曾屢立軍功,現在在哪里?”
“俱賦閑在鄉。”崔呈秀臉上微微一紅,輕聲答道。
孫承宗和袁崇煥罷官回鄉,都是因為魏忠賢的緣故,但是崔呈秀可也是有份參與的。
但是這兩個人的功績才能,崔呈秀也還是知道的。此次羅飛羽專門叮囑他羅列出能堪重用的將帥之才,不拘黨爭之見,只論才能,他首先想到,就是這兩個人。
羅飛羽點點頭,沒有再多問。其他人寫的,也都一一完成,羅飛羽照例重點看第三份名單。單從各人交上來的這三份作業,羅飛羽也不由得感慨,這幫人中間,還是不乏有才能的。
而在吏部尚書周應秋的名單中,羅飛羽終于見到了盧象升這個名字,此時的他,只是大名知府。
至于孫傳庭這個名字,羅飛羽翻遍了這些人提供的名單,也沒有找到。
錦衣衛不斷來報,應傳召而來的朝廷大臣,已經陸續趕到,戶部尚書郭允厚,禮部尚書來宗道,工部尚書薛鳳翔,以及右都御史曹思誠,最先趕過來。然后是三位閣老,當他們得知天啟帝已經駕崩的消息,又是好一陣痛哭流涕,跪拜不已。
時間就這么一點點過去,崔呈秀的府邸,儼然成了朝廷大臣的聚集之地。天色微明時,該知曉內情的也都知道了,該爭取的,也都爭取了,在羅飛羽親率錦衣衛大隊人馬的護衛下,內閣及六部諸大臣浩浩蕩蕩地離開崔府,往禁宮進發。
羅飛羽堅持要眾人跟他一起入宮,就是要讓他們看到,天啟帝的駕崩,跟他無關,是魏忠賢的那些閹黨爪牙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