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武心灰意冷,嘆了口氣。
“武兒,別認為無用,有你這個法子,以后家里都不缺鹽了,省了好大一筆錢財咧。”獨孤誠揉著兒子腦袋,安慰道。
獨孤武知道能替家里省下一筆買鹽錢,但有什么用呢,他想要的是讓整個家富庶起來啊。
鹽是好鹽,沒有毒,吃了那么多鹽的獨孤家四口,沒生病也沒拉肚子,遺憾的是鹽礦制出鹽的量猶如正陽村的土地一般,四五斤鹽礦才制作出了半斤鹽。
不過產量多少都不重要了,反正鹽又不能賣,隨便弄一點就夠自家所用了,但是爹娘和大哥不知道是不是發了瘋,最近幾日沒上山砍柴,就在家里制鹽了,家里的鹽都有二十斤了,不知道制這么多鹽干啥,關鍵是還拉著自己一起。
午后,又熬了一鍋鹽出來,獨孤武委實忍不住了,“爹、娘,家里的鹽夠了吧,快三十斤了,都夠吃好幾年了,況且鹵鹽礦就在哪兒,又不會跑,家里沒鹽,隨時都能去挖些回來。”
獨孤誠想了想點點頭,笑道:“差不多夠了,有三十斤鹽,明年夏,多弄些魚腌上,明年過冬就好過多了。”
獨孤武恍然大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怎么給忘了呢,后山還有一窩土蜂,估計賣了也不便宜,總有個十來文,在到河里弄點魚去酒樓賣,過冬的糧食應該夠夠的了。
“爹,你會編竹篾嗎?”
“咋啦?”
“你編個魚簍唄,要很大很長,最好一丈長兩尺寬,口子若是能再大些更好。”獨孤武一邊說,一邊用手在老爹眼前比劃。
“干啥用?”
“把大魚簍放進河里捕魚,放點餌料魚自己就會游進去,方便。”
“這也是你從書上看到的?”張氏問道。
她發現兒子最近多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本事,前幾日拿出蹲鴟,說是能吃,可以當家里的口糧,拿出來準備做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收了回去,說是明日種一年,后年家里就靠蹲鴟了,能掙大錢。
一問,就說從書上看來的,但是張氏卻不記得自己在書上看到過。
“對啊。”
獨孤武見母親一副你再編,你繼續編的樣子,拍著胸脯道:“娘,孩兒發誓真是在書上看到的。”心里卻補充了一句,不過不是現在這個家里的書上看到的。
獨孤誠認為既然是書上看到的肯定有道理,所以想也沒想就答應,現在家里沒什么活計,編個魚簍也要不了多少時間。
確實用不了多少時間。
五天。
獨孤武便拿到了自己滿意的又大又長魚簍和一個漏斗型的剛好能插進魚簍口子的竹編,然后叫上大哥到后山的朽木中弄了些白蟻,拿上用繩子綁好的竹編去了河邊。
把白蟻放進魚簍中,再把魚簍放進河里,繩子拴在河岸邊的樹干上。
“大哥,回家了,等明日就有魚了,今晚我們在去把屋后的那窩土蜂燒了,明日就去縣城賣東西。”
“真能捕到魚?”獨孤文覺得太容易,他夏天的時候和爹一起下河摸魚可難了,有些不相信弟弟的辦法。
放在后世,獨孤武也不敢肯定,但現在這個時代,獨孤武覺得沒問題,便認真的點了點頭。
回到家,兄弟兩去了屋后的地里,勘察地形。
山坡上雜草叢生,而正對獨孤家堂屋后墻的地方卻是干干凈凈的,猶如中年男人的禿頂一般,顯然是張氏當初鋤草時,不小心驚動了那里的土蜂突然停止了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