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提為官封爵之事,然后你爹便出門抽你了,我也未曾想到你爹對陛下有如此大的偏見。”
“都跟你說了,我爹是大孝子,現在你信了吧。”獨孤武再翻身,仰望著屋頂,悠悠嘆道:“其實就算我爹不反對我做官,我也沒想過做官,或者說我不愿意做官,太累。”
“為官造福一方百姓,何來太累一說?”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追求,你是世家子弟,你們想著如何延續自己的家世,讓杜家越發繁榮,想著為官一方造福百姓,青史留名,這是因為你出生高門望族,我不過一個鄉野小子,沒那么大的追求,只盼家中家人能過上好日子便可。”
“二郎此次獻上制鹽之法,陛下有賞賜,豈不亦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知道在農家啥是好日子不?”獨孤武偏著腦袋望著杜如晦,感嘆道:“家中有余錢,災年有飽飯,便是最好的日子。
當官是奢求,尋常農戶小子不敢想,更不敢涉足官場,一個農戶小子當官,怕是會被人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聽起來,獨孤武對好日子的標準很沒出息,但他現在就是這么想的。
“二郎,當今陛下勤政愛民,官員勤廉,遠非前隋可比,你若為官我相信十年之后,朝堂之上必有你一席之地。”
受人夸贊是件好事,對于好事獨孤武從來來之不拒,大笑道:“這我倒是相信,不過我野心不大,就想著以后掙了錢,衣食無憂,家里的宅子有口能汲水的水井,父母不用在去挑水,水井旁邊最好有顆柳樹,每年春天都會吐出嫩芽,風一吹,柳條兒就晃悠,很可愛的。
等到有孩子了,就帶著孩子在柳樹下玩,聽著孩子的笑鬧聲,美滴很。”
“你若出仕,豈不更易?”
“老杜,我說你聽明白沒,我說這話的重點在于我的野心不大,野心不大啊。”
“二郎真是······”杜如晦憋了半天,終于吐出了四個字,“胸無大志。”
獨孤武大笑道:“我本就胸無大志,不信你看看。”
一時間,兩人沒了話語,只有彼此的呼吸聲傳入對方耳中。
不知過了多久,獨孤武突然嘆道:“老杜,其實你若是沒有杜家子弟的身份,你妻子又只是尋常人,我都想要勸你不要做官了。”
“為何?”
“天下就是一盤棋,每人都在下著自己的棋局,江湖游俠下著江湖棋,商人下著商業棋,隨時間流轉,棋局千變萬化,但江湖再險惡廝殺再慘烈,商人在怎么奸猾,卻遠遠無法與朝堂上的那盤棋局相比。
商人以為自己是下棋人,江湖游俠也覺得自己是下棋人,卻不知他們也不過朝堂那盤大棋上的棋子,世上下棋人只有高高在上的陛下。
只不過一人下棋未免太過無趣,便有了朝堂重臣陪著陛下一起下棋,可以說六部尚書之下,皆是棋子,尚書之上方可有機會有當今陛下對弈兩招。”
“如此這般新穎的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見。”
“沒什么新穎的,這只是在簡單不過的道理,你勸說我接受陛下的賞賜是為了我好,我明白。
但是官場不比其他地方,在官場若是倒下了,便再無翻身機會,因為扳倒你的人會將你往死里打,像我這種鄉野少年,你說就算我得了陛下賞賜,能做到什么位置?
頂天不過一位縣丞,一個沒有任何人照看的縣丞,而且還是十幾歲的少年,能在官場上活多久?若是我一旦倒下了,連累的不止我一人,還有我父母與兄長。
遠離官場,不管我做什么,就算跌倒了總有翻身機會,以我家良民的身份,若是我不犯觸犯律法之事,至少比在官場活的逍遙自在。”
杜如晦哭笑不得,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反駁獨孤武,看的太過透徹,比大多數官員都看得透徹,這種人心智過于堅定,就算反駁也起不了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