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武是打著空手而來,準確的說他沒有帶書,也不知道該帶什么書。
上課的曾夫子念著:“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抬眼卻發現獨孤武呆若木雞,便走到了獨孤武身旁,將手中的書放到了獨孤武的桌子上,冷哼道:“十文錢。”
獨孤武愣了一下,“啥十文錢?”
“這本書十文錢。”
看了眼桌上老舊的不成樣的《孟子》,獨孤武掏出了十文錢放在桌上,今日他什么都沒帶,就是錢帶了不少。
作為一個現代人,獨孤武知道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況且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摸清出這地方的規矩,請同窗吃飯是不錯的辦法,他一早出門便帶上了今日請同窗吃飯的飯資。
曾夫子不是個負責任的老師,也沒問獨孤武是否讀過《孟子》,拿起桌上的錢便走,嘴里繼續念著《孟子》中的言論。
做老師不負責,死記硬背的本事倒是不差,反正獨孤武聽著挺像那么回事,也沒有學生反駁說念錯了。
旁邊的小胖子是個熱心人,幫獨孤武翻到了曾夫子念的那一頁,獨孤武耐著性子跟著讀了十來句,然后周公便找來了。
前世是個好學生,這一世也想做個好學生,不想糟蹋了爹娘的心意,但是真怪不上他,委實是周公太愛讀書,也喜歡和他聊天。
關鍵旁邊還有個傳來呼嚕聲的小胖子,昏昏欲睡的獨孤武終于趴到了桌上。
周圍的讀書聲就是一首催眠曲,還是一首不停的催眠曲,獨孤武這一覺睡的很安穩,沒有做夢也沒有人打擾。
事實證明,曾夫子確實不是個負責任的好老師。
當然,獨孤武也不是一個好學生。
隔壁桌的小胖子似乎養成了習慣,曾夫子喊了一聲“晌午便上到此處,下學。”小胖子騰地一下便站起身來,像是剛剛打呼嚕的那人是其他人。
小胖子轉身欲走,卻見獨孤武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遇見同道中人不容易啊,所以小胖子伸手拍了拍獨孤武的肩頭。
獨孤武揉著睡眼朦朧的眼睛抬起頭,只聽小胖子笑道:“兄臺,下學了,中午有一個時辰的休息,可以回家。”
“回家?”獨孤武愣了一下,笑著站起身來,“回啥家,今日我剛剛進學,以后我們便是同窗了,兄臺若不嫌棄,我們找間酒樓吃一頓如何。”
白吃的午餐,小胖子沒拒絕,不過小胖子為人不錯,沒帶著獨孤武去縣最好的同福酒樓,而是隨便找了間酒樓,就是點菜有些不太客氣,全是大魚大肉,一頓飯吃了獨孤武五十文。
好在,五十文沒白花,獨孤武和小胖子成了朋友,至于是不是酒肉朋友,管他呢,反正打聽清楚了消息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