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休息的時候。
“芳姨,就上次跟你說的那事兒,你還記得吧。”安好佳開口了。
“哪件事兒啊。”
“糧食的事兒。”安好佳開口道。
李芳芳聽著看了一眼門外,“咋了,準備動身了?”
“現在各地估計都在夏收,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段時間,我出去收點糧食回來,未雨綢繆了也算是。”空間也擴大了,那些物資也有地兒囤了不是么。
“那你準備啥時候走。”李芳芳說話的聲兒都變小了不少,還提防的外面呢。
“明天下午吧,芳姨,你組織組織村里的人,讓那些嬸子,今天連夜把新的那一批裙子趕出來,我帶到南方市場。”安好佳吩咐道。
“成,地里差不多都完事兒了,她們早上還問我,啥時候能開工呢,這會兒順了她們的意思去了。”
火車站。
伴隨著綠皮火車的聲響,安好佳來到了富饒的海口市。
她跟李小翠打聽的,這里的糧食作物多,可以大規模的交易。
下了火車,換船到了目的地。
咸淡的海鮮味隨風飄散過來,安好佳看著眼前富饒的地方,像是回到的后世一般。
到處都是行商的人群,在里面穿梭。
安好佳找了一家招待所,便出門打探消息去了。
當地沒怎么受到旱災的影響,畢竟靠近海,降水壓根就不用說,肯定是富足的,再來就是海口這個地方緯度比較低,熱量條件比較的富足,所以一年三四季稻米的種植是沒問題的,就拿現在來說吧。
正是當地稻米收獲的時間,所以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當地的捕魚行業作為人們的副業,他們靠賣魚為生,經濟市場也被他們搞的很活絡。
安好佳沒有在市場上購買稻米,她直接去了當地的鄉下,購買那些稻米。
跟當地的農民協商好價格,以低價收購了五千斤的稻米。
高產的田地,每畝地的產量是一千四百畝斤左右,這五千斤的稻米,才是他們的一點點,并不算多。
村里也有出海的漁民,有很多的干貨,安好佳也收購了一千多斤。
一趟花出去了兩千多,遠遠低于安好佳的預算。
既然來了,那羊毛肯定要薅到底,不薅都對不起來這一趟的火車票錢了。
八塊錢的火車票,能在這里買幾十斤的稻米了呢。
花了五天的時間,安好佳在這邊玩了個夠,足足吞了幾萬斤的東西。
都是讓他們運送到碼頭上的一個廢棄的倉庫里,還有的是用卡車拉到郊外的倉庫里卸下,安好佳直接受到了倉庫里。
就這樣,空間才被塞滿了一半左右,還有一大半還沒被填滿呢。
安好佳把手里的衣服倒賣給了當地的小姐姐們,這里的姑娘比內地的姑娘更加追求美的時尚。
價格自然也開的比內地的高,一件連衣裙成本價格在幾塊錢左右,安好佳一倒賣刨去成本,直接就賺了幾千塊錢,不得不說,這倒賣一手賺的錢是真不少的。
在海口轉悠的差不多了,安好佳決定北上,去北邊在看看,有啥羊毛可以擼的。
來北邊就不能用錢了,那得用物資去,像線吶,蠟燭啊,手電筒之類的,這些就可以。
北邊最多的就是高粱,玉米,小麥。
這些作物需水量少,只要熱量條件好,它們長得就越好。
這一出來,安好佳就覺得只有他們那邊是干旱卻糧食的,這些地方都不缺,還都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帶著幾萬斤的糧食副產品,安好佳回鎮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