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陣的事情,已經天下皆知,你就不必在瞞著了。青牛觀與老君觀聯合起來要與張天師一脈掰腕子,這次涿郡的太華爭奪,就是一次關鍵的轉折點。誰要是能奪得太華,另外一方就會出局。”紫陽道人嘀咕了句。
聽聞這話,朱拂曉心頭差異,雖然早就通過命運泥板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但聽聞紫陽道人的分析,還是心中升起一股肅穆。
道統之爭,最為殘酷。
勝者獨享一個時代,敗者封鎖山門,徹底淪為時代的背景。
就像佛道之爭,當初南朝四百八十寺,乃是何等的風光?
后來隋文帝滅佛,整個佛門遭受重創,至今依舊萎靡不振封鎖山門,不敢隨意在大隋境內走動。
“我倒是不知有這回事,勞煩道長與我詳細講講。”朱拂曉跟在紫陽道人身邊。
命運泥板雖然能看到一部分真相,但其中的來龍去脈,因果利益牽扯,卻需要自己分析。
二人一邊說著,已經到了遼水邊。
現在已經開春三月,河水早就化開,坐船是最為省時省力的。
而且,紫陽道人坐的還不是一般客船,而是李家的大船。
大船之上,人聲鼎沸,身穿精美華服之人往來不絕,待瞧見紫陽道人后,紛紛上前來見禮:“見過紫陽道長。”
眾人紛紛行禮,朱拂曉目光劃過楊家,幾張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
與三娘子目光對視,朱拂曉輕輕一笑,慢慢的點了點頭。
此時一個猶若猢猻般的消瘦身影,拉出重重幻影,跨越甲板而來,一步落在了紫陽道人身邊,一聲呼喝震得人耳膜生疼:“師傅!”
那‘猢猻’的腰間,掛著兩只南瓜大小的金黃色鐵錘,看起來十分滑稽。
“你小子,這般大嗓門作甚。”紫陽道人笑著訓斥了句。
“師傅,此人是誰?莫非是你新收的弟子?”李玄霸一雙眼睛盯著朱拂曉,目光里露出一抹躍躍欲試的味道。
伴隨李玄霸話語,眾人俱都是看向朱拂曉,眼睛里露出幾分審視的味道。
紫陽道人在道門內是何等身份?能與紫陽道人走在一起,并且談笑自若的,絕不是一般的人。
“休得胡說,這位是你師兄,乃青牛觀高徒。”紫陽道人訓斥了一聲。
青牛觀?
此言落下,場中氣氛微妙,一邊的李三娘子與柴紹也是目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