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尚且為了學費而誅殺少正卯,可見人性之惡,孔子也不過是高舉大義的旗桿,招搖過市罷了。
想想今天的各種人生講師,各種毒雞湯的導師,是不是也是夸夸其談,高居各種人們根本就做不到的大義旗幟。
仁義道理禮義廉恥讀讀也就罷了,知道有這一回事也就罷了,可千萬別信,更別照著做。
照著做的就成了書呆子。你看過去當官的、現在當官的,有幾個信奉儒家學說的?
人家只是忽悠你信,因為你信奉了儒家學說,被儒家學說洗腦,那就容易被統治、容易被掌控,成為了溫順的綿羊。
孔孟之道,害人不淺。
“這第二條,就是爾等不管販賣什么物資,皆要抽取十分之一為稅收。”朱丹笑著道:“太守大人重視商販,欲要決定提升商人的地位。自今日起,所有經商的各種稅收盡數廢除,只收取十分之一作為費用。”
此言一出,各路商賈眼睛頓時亮了,這個時代重農抑商,商人各種稅收條目不計其數,被盤剝的厲害,朱拂曉只收取十分之一,為大家一年不知道要省下多少銀子。
“罷了,就這兩條吧。”朱丹說著話,轉身看向侍衛:“他們若是同意的就來簽字畫押,然后交了錢,領了押金放他們離去。若是不同意,就直接叉出去吧。”
朱丹話語落下,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俱都是選擇了乖乖接受。
朱拂曉的兩個條件,對于商人來說并不算苛刻。唯有那第一條一個月一千兩銀子,叫人有些頭疼。日后天下各地不知多少工匠怕是要被忽悠到清河郡了。
“秦瓊,你去替我張貼一個招賢榜。”朱拂曉在堂中放下折子:“取識字的人,入我衙門辦差。”
“我雖然得罪了天下儒門,但并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是屬于儒門的人。因為生活所迫,活不下去的讀書人有很多,必然可以為我所用。”朱拂曉笑瞇瞇的道。
儒家要是真那么硬氣,也就不會在亡國滅種的時候,立即轉投新的主人了。
誰不是為了那三兩碎銀轆轆奔波?
除蘇武、文天祥等寥寥幾個讀書人外,縱觀歷史上的讀書人,又有幾個不是貪慕榮華富貴的?
讀書不是為了做官,你告訴我為了什么?
讀書不是為了賺錢活著,誰還讀書啊。
秦瓊看了一眼朱拂曉,然后轉身下去辦。
不過一日時間,數百衣衫襤褸的讀書人,來到了太守府衙門前爭先報名。將整個州府衙門圍得水泄不通。
他們或許算不上士子,只能說是讀書識字,認識一些字體,但對于朱拂曉來說卻足夠了。
他不需要這群人忠于自己,他們只要終于金錢,忠于自己的利益,就足夠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隨著各位士子進入州府衙門效命,衙門的架子搭起來,官府衙門內官職逐漸被填滿,那些受到世家指使脫離衙門的吏胥俱都是傻了眼。
當初各大世家信誓旦旦的和大家保證,朱拂曉一定會低頭,所以大家才會聯合起來給這位信任的太守老爺一個下馬威,可誰知道人家竟然當真另起爐灶,將所有人都踢了出來。
如此一來,各位吏胥眾人俱都是坐不住了,一個個不斷在城中來回奔走,打聽消息。
就在朱拂曉招賢榜打開的第三天,一個個本地的實權人物終于忍不住登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