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眾人心有不甘,大家在這里等了朱拂曉三五個月,豈能甘心無功而返?
“在下北天師道張榜,想要請教天人高招,還望道君不吝賜教。”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道士自門內走出,對著朱拂曉雙手作揖恭敬一禮,將姿態擺得很低。
“與我討教高招?”朱拂曉吃烤串的動作停住:“敗了化作石雕,為我這太守府鎮守風水八十年。”
張榜聞言一個機靈,趕緊退后,絕口不再提請教的事情。
幾句話的功夫,朱拂曉便將眾人打發走,唯有袁守誠與李淳風留在太守府內。
“二位坐吧,咱們都是熟人,一個是我師傅,一個是我師弟,千萬莫要拘禮。”朱拂曉笑吟吟的道。
“不可,你現在是道君,禮不可廢。”袁守誠搖了搖頭。
“二位留下,必然是還有事情。”朱拂曉也不再謙讓。
“現在道門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一場混戰在所難免,各大道觀為了香火之爭必然不擇手段。天師道雖然一家獨大,卻也難以壓制住天下道門。”李淳風看向朱拂曉:
“這次多虧有你出關,否則天下道門之亂,就從今日開始。”
“道門亂不亂我不管,只是不可影響了我進貢香火的數量。”朱拂曉看向李淳風:
“明日我會制定一個香火功德量斗,各大道觀依照地域、人口,每年都要給我進貢足夠數量的香火,否則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取締所有朝廷賞賜、抹去朝廷名錄記載,貶為野觀。附近各大道觀,可以取而代之。”
“稱量香火?”李淳風聞言一愣:“香火無形無相,如何稱量?”
“我自有辦法。”朱拂曉道。
“師弟若定下如此規矩,只怕道門將會卷起滔天波瀾,大亂就在眼前。”李淳風眉頭皺起。
道門大亂最難過的是誰?
當然是天師道、老君觀、青牛觀為首的大派。所有資源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小門派動亂,是從他們手中搶食。
朱拂曉若以香火稱量天下道觀,和明目張膽的鼓勵天下道門內斗有什么區別?
沒有理會李淳風的話,朱拂曉看向袁守誠:“我出身與青牛觀,與青牛觀有香火之情,自然會保全青牛觀利益。”
天下各大道門有各大道門的利益,而朱拂曉有他朱拂曉的利益。
至于說稱量監督天下香火的器具,朱拂曉早就已經有所考量。
若沒有先天神祗孕育,香火之池不曾出現,他當然不能監督天下香火。
但是這次閉關之后,朱拂曉收獲太大。
“郎君,韓擒虎與秦瓊在門外等候拜訪。李紈在門外輕聲道了句。
朱拂曉看了袁守誠與李淳風一眼:“二位若沒事,就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