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兒,這玉葫蘆,是你娘留給你的,那荷包也是你娘親手繡的,你娘說咱家與這玉葫蘆因山茶花結了緣,就繡了這個花樣。”談起與妻子的往事,姜繁臉上滿是溫柔與懷戀,“那一年臘月,我陪你娘去神樹祠供香,順便給神樹祠供些花木。咱家的茶花開得嬌艷,冬日里格外熱鬧好看,你娘選了幾盆準備移到神樹下,剛把坑挖好,就發現了這個玉葫蘆。本以為是哪家的夫人丟的,可正月里你娘天天去神樹祠等失主卻并沒有等到,你娘對這個玉葫蘆又喜歡得緊,便做了這個荷包將它日日帶在身上了。后來你娘有孕生了你之后,就把這個玉葫蘆給你戴著,但前些年,你一直迷迷糊糊的,我怕你將它弄丟了,便收起來了。”說到最后,姜繁還有一點不好意思。
姜念看到姜繁的表情,覺得有些好笑,便笑著對他說:“多謝爹爹幫我收著了。那這本書呢?”
“這書,就是爹爹要傳給你的東西呀。”說到這里姜繁又有些自豪,“這書是爹爹從家傳的書箱夾層中找到的,其實我也想不通,書箱傳承這么久,先祖們是不是真的未曾發現過它,咱們這一支的祖上并未有栽培能人出現過。若是有人讀過它,定然不會讓其上的記載蒙塵的。我第一次看到它時,它就是這般破舊的模樣。雖然現在只能隱約看到些只言片語,但爹爹這么多年培育花木的手藝,都是從這當中學來。本來早就想把爹爹的手藝教給你,可從前你身子總是不好。不過好在現如今有了轉機,不如今日就將它傳給你。只希望你能有所收獲,爹爹總歸會老,不指望你大富大貴,你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能堂堂正正的活在世間。”
“爹爹的教誨,女兒謹記。”說著,姜念起身給姜繁行了禮,“明日是正月初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我便將這古書讀起來,待身子好了,就隨爹爹一同照料花苗!”
“哈哈,好,真是爹爹的乖女兒,不過明日一早我們第一件事,還是得去神樹祠上香!”姜繁眼中充滿慈愛的看著姜念。
十幾年來他心中一直沉重,愛妻早逝,幼女迷糊,他始終不得見生活的希望,負重前行也只是作為父親責任。但這個除夕,他忽然感到自己肩上并非重擔,而是生活的喜悅。
新年的鐘聲響起,代表新的一年已經到了,姜念跟著姜繁向姜家先祖牌位磕頭行禮之后便回房休息。
躺在床上的姜念心中還有些激動,書是父親給的,玉葫蘆是母親給的,那我就把它們倆都放在盒子里,就放在枕邊。
可她又安耐不住將盒子打開,只看見黑暗里那玉葫蘆周圍瑩瑩有光華圍繞,姜念呆呆的看著,但片刻之后那瑩光便消失了,她趕緊將玉葫蘆抓在手中,搓了搓,沒反應,又搓了搓,還是沒反應。姜念只好將玉葫蘆放回盒子里,心想著這幾日編個繩花樣,將它掛在脖子上,想著想著便睡著了。
正月初一一大早,姜念換上爹爹早就準備好的新衣裳,還將玉葫蘆小心的放在了荷包里貼身藏好,梳洗妥當之后就去給爹爹拜年,再和爹爹一同去神樹祠上香。
神樹祠人來人往好熱鬧,大家都趕在新年的第一天上柱香再向神樹許個愿望,求得神樹的保佑。
王大娘見到姜念來了,很是熱情笑著迎了過來,只叫姜繁去忙自己的,與同來的主顧們好好拜年,然后就帶著姜念供了香又陪著姜念去神樹前磕頭。此時的姜念跪在神樹前,心中只剩一片空明。
不料這時姜念忽然感覺到貼身藏好的玉葫蘆抖了一下,緊接著就感覺它開始發熱,姜念想拿出來看看,又想起昨晚的微光,恐被人發現,便趕緊告訴王大娘她吹風有些不適托她與爹爹說一聲,就急匆匆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