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志得意滿的走了。收羊毛的商隊,短時內也回不來。陸煊又陷入了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繼續咸魚,而是開始忙碌起來。
首先是確定完善紡錘技術的改進,這個由許鶴子負責。他只是略加交代,然后就任其發展。陸煊自己則是開始回憶自己大腦中的,那些能夠用的上的知識,準備整理成冊。
這可以說是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陸煊沒打算為這個時鞠躬盡瘁,奉獻自己的一生。他希望的是享受這個時代。但是那些東西,如果不加以改變,自己心中又難免會留下遺憾。所以,干脆把所有的東西整理出來,在這個時代埋下一顆顆的種子,然后讓時代自己選擇。
首先是數學,這是所有工業的基礎。陸煊這種在社會上混跡多年的社畜,能夠記住的數學知識已經不多了。能夠完整整理的出來的,大概只有九九乘法口訣。基礎的代數方程,以及最簡單的幾何學。
為了配合幾何學,他還把直角尺,圓規這些工具一并的弄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數學知識,其實在這個時代,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苗頭了。但是這些東西最終并沒有發展起來。
這是因為,在這個時代,這些學識,都是一個家族,或者學派壓箱底的東西。講究秘而不宣。最后的結果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逐漸的埋沒了。
陸煊沒有這種顧忌,他要的就是這些學識傳播開來,打破那種知識的壟斷。對此會造成什么后果,他更是不在意。知識在傳播過程中,會自主的選擇融入這個世界,或者被世界淘汰。
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陸煊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算學初解》。
這本書的水準,大概在現代教育的小學,到初中文化水準。由九九乘法口訣開始。系統的引入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之后淺顯的提了一下方程式的概念。不是他不想多寫,實在是自己也忘的差不多了。
至于幾何方面,除了簡單的集合工具的運用。就是勾股定理,圓形的各種知識,以及各種規則立體的各項數值計算法則。像是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等。這些東西,在現代社會中,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對各種細節加以完善。并增加了各種配圖以及更為詳細的注釋之后。陸煊的著作,《算學初解》,終于出版了。
得益于活字印刷的出現,書本的印刷已經極為普遍。但即便如此,《算學初解》仍舊在大唐引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轟動。
太子府,李亨跟李泌久違的又來了一局對弈。棋盤上,李亨的面前,放著一本算學初解。他用一種略微感慨的語氣說道。
“現在看看,誰還敢相信,那個人是個所謂的西域蠻子。”
“陸校尉的出身,素來都是個迷。但是他至少是忠于大唐,忠于殿下的。”
“忠于大唐是真,但是忠于我......可就未必了。”李亨語氣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溜溜的感覺。他自己也察覺到了,陸煊從未真正在意過他。他唯一在意的,是這個國家,甚至是那些百姓。還是那句話,感覺他把整個大唐,當做他自己的。
“這大唐是殿下的天下,忠于大唐,自然便是忠于殿下。”
“呵呵,說的也是。”李亨說著又下一子。“長源啊,這次你可是要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