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軍傾巢出動。軍心也有些開始不穩了。很多人都惦記老家。這也是他不得不回歸的重要因素。
兩天的鏖戰,縱然是這些精銳之師,也已經開始疲憊了。隊伍的行進速度并不快。努爾哈赤有心加速行軍。但是有有點無可奈何。這時候,如果在強行急行軍。萬一遇到明軍第四路,怕是要有危險。
李如柏可不知道,自己的一次迷路,讓努爾哈赤腦補了這么多的疑問。他現在正在山里亂逛,嘗試往回跑呢。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你后金的斥候還能知道?
壓下心中隱隱的不安,努爾哈赤打起精神,繼續往回趕。連續兩天的征戰,就算是他自己,也已經疲憊不堪。注意力明顯無法集中。
此時,明軍的第三路軍,劉綎的軍隊,也開始遭遇后金的部隊。
注意,劉綎跟上面三個總兵不大一樣。這個是個實打實的武官。算是有勇有謀的那種。關鍵是,他有不少實打實的戰績。抗擊緬甸,平定羅雄之亂,抗倭援朝,等等戰績。勝多敗少,實戰經驗極為豐富。
實際上,不久之前。劉綎一脈,就遭遇了后金的五百精銳的試探性進攻。其目的就是為了延遲他們的腳步,等待安巴貝勒的主力支援。劉綎在這一戰打出了整個薩爾滸之戰的最大的一次勝利。擊潰了后金的五百精騎,陣斬近百人,生擒上百人。不過其中一半是被裹挾的漢人輔兵。
三名牛錄被劉綎當場砍了兩個。這讓后續支援過來的安巴貝勒謹慎了不少。因為劉綎跟前面兩個廢物總兵明顯不同。用兵更加的謹慎。既不會向杜瘋子那樣,無腦硬沖。也不會像潘宗顏那樣,不戰而逃。
他更為倚重火器。戰陣擺的更為合理。防守滴水不漏,一步一步的穩步推進。縱然安巴貝勒及時趕到,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全部都無功而返。
實際上,在原來的歷史上,劉綎應該是唯一一個有希望打勝仗的總兵。理論上他只要不犯錯誤,仗著火器的犀利,一步步穩步推進,最次也能打個兩敗俱傷。但是壞就壞在劉綎的隊伍中,不僅僅是漢人。
他的隊伍里有三千朝鮮火銃兵。這些人原本就對明軍沒有絲毫信心。主帥在此之前,更是收了努爾哈赤大把的賄賂。而且韓軍坐鎮軍陣中央,這仗要是能打贏才怪了。
安巴貝勒調集自己的盟軍,蒙古騎兵,從多個角度進攻。此時大風突起,風向對明軍的火器大為不利。又被蒙古人截斷后路。劉綎部開始出現混亂。陣型被安巴貝勒攻破。而此刻,韓軍的首領姜宏利,又臨陣反水。劉綎部陷入絕境。但是這時候,劉綎突然間感覺,韃子的攻勢變緩了。
不但攻勢變緩,他甚至清楚的看到。安巴貝勒的主力后金精銳,正在快速的撤出戰場。劉綎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是還是知道機不可失。當即整合自己的親衛,重新組織反抗。
此時的蒙古人,跟韓軍也是一臉懵逼。老大,我們一個已經深入戰場,一個都開始反水了。怎么你這個老大自己先跑了?
尷尬的是,韓軍跟蒙古人加起來也只有不到萬人。失去了后金的主力,他們發現自己竟然開始落入下風。畢竟后金撤退的動作太過于明顯了。大量的士兵都看到了。明軍士氣回升。而韓軍蒙古人則是士氣大跌。
蒙古人仗著騎兵的精銳,也開始嘗試脫離戰場。于是,反水的三千韓軍,被兩萬余明軍圍困在了原地。再加上大風突至,火銃效果大減。姜宏利無奈的發現,自己好像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