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面對陸煊的時候,心情也是異常的復雜。畢竟這家伙,在擔任遼陽總兵之后。整個遼東東半球,就徹底的跟他失去了聯系。陸煊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已經把遼陽周邊,經營成了自己的地盤。甚至已經有人在暗中散布,遼陽衛已是國中之國了言論了。就連李如柏自己,都曾經上書陳述此事。但是不知為何,陛下始終不肯松口。
陸煊大約明白那位皇帝的意思。讓自己當個攪屎棍,弄亂這團死水,如此他才有機會收回部分軍權。為此,他對陸煊采用一種放任的態度。
“陸總兵別來無恙。”
“李經略也是風采依舊啊。”打招呼嗎,陸煊不介意給個笑臉。盡管他知道,李如柏恨不得把自己吊死當場。
“諸位,代善野心勃勃,悍然稱帝。縱然朝廷已經派人安撫,但是老夫估計,必有一戰。所以,集結諸位,共同商討對敵大計。”
“還能怎么對敵,來一個殺一個,殺到他們不敢來為止。”說話的是杜文煥,杜松的侄子。一脈相承的莽夫。
“杜總兵此言差矣。建奴兇狠好戰,正面交手并非良策,還需從長計議。”這個是馬世龍,山海關總兵。
“怎么個從長計議法?要不要再來一次合圍?”死去的楊稿,再次被拖出來鞭尸。
“那你說怎么打?”
“照我說就應該集中兵力,一鼓作氣,直搗敵巢。”
好嗎,上一次是分兵,被人打得落花流水。這一次就聚兵,想要直搗黃龍。聽起來就好像有點道理,不過陸煊總感覺他們討論的怪怪的。
眼見在說下去,他們已經開始討論如何處置代善了。陸煊突然靜開口了。
“諸位總兵,你們知道......韃子總共有多人嗎?”這就是陸煊的疑惑。戰前議會,不應該先把敵我雙方的各種數據擺出。然后上沙盤,最不濟也得有地圖,根據地形,敵我兵力的對比,甚至天時因素等等,進行戰前的推斷嗎?為什么你們開口就是如此宏觀的戰術定義,三句話就已經打到了敵人的老巢!!
大殿里一陣安靜,所有的總兵都不說話了,直接扭頭看向了陸煊。看著這個手握半邊遼東,權勢兵力趕得上半個遼東經略的‘總兵’。
“不知陸總兵師承哪位兵法大家......”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響起。明顯是在諷刺陸煊出身山野,不懂兵法。
只不過陸煊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見李如柏一聲爆喝。
“閉嘴。”李如柏氣勢洶洶的看著自己的弟弟李如楨。他可不希望在這里看到自己族人跟陸煊產生正面沖突。別的不說,每次陸煊在身邊的時候,他總有一種陸煊隨時會暴起,扭斷他脖子的感覺。他非常不喜歡陸煊,但是又不不承認,在某種程度上,他其實是畏懼陸煊。
訓斥了自己的弟弟。李如柏把目光轉向了陸煊。
“陸總兵有話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