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陸煊也是大喜。他沒想到,趙靖忠居然逮到了一條如此大魚。這樣一來,大清的皇帝,四貝勒,都在他的手中。按照大明的標準,這場仗又是一場‘大勝’......
“靖忠辛苦了。生擒四貝勒,這功勞我記下了。等這場仗打完,你便升任金州衛指揮使。”
“謝大人!”趙靖忠大喜。不枉自己出生入死半年,這個指揮使的職位,總算是到手了了。要知道,遼陽周邊個衛所,跟其余個衛所是不一樣的。
一般的一個衛所,是有一個總兵駐守的。但是遼陽周邊各衛,都在陸煊這一個總兵的節制之下。所以,指揮使其實就相當于其他衛所的總兵。這也是為什么有人稱陸煊是半個遼東經略的原因。因為本質上,算是名副其實了。
遼東北部的鐵嶺衛。此時的大清,已經徹底的搬空了鐵嶺衛的儲備。包括城中的軍民,都被驅趕出城。準備趕回去做奴隸。而這時候,一名渾身是血的騎兵突然間沖了過來。
“報......”話還沒說,騎士就一頭從馬上栽了下來。
足足花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大貝勒阿敏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陛下敗了!!!
什么明軍火器如雨,什么明軍將領如同魔神天降,無可阻擋,什么代善被人生擒了......阿敏只感覺險些暈倒。不是因為代善,而是為了代善手中最精銳的那一萬多勇士。皇帝都被擒了,那一萬多勇士,自然是兇多吉少。這對大清來說,可是傷筋動骨的啊。
再看看眼前俘虜的上萬漢人軍民,阿敏頓時感覺,這一萬多軍民,再加上一城的儲備,也不是那么香了。最關鍵的是,他現在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皇帝被俘,他救還是不救?
身為大貝勒,他自然是不打算救的。憑心而論,如果努爾哈赤出事的話,他一定即刻起兵救援。但是代善嗎,一個上位十一天的皇帝,其實還沒真正取得他的忠誠。不過不救也不是個事。
“什么,陛下被俘了,那我即刻發兵,營救陛下。”說話的是二貝勒莽古爾泰,也是阿敏糾結的根源。因為莽古爾泰是代善的人。
代善自然不可能真的放下一切,自己跑去打沈陽的。四大貝勒中,老四被他帶走了。老大是阿敏,老三是皇太極。兩個人都對代善有點陰奉陽違的意思。但是老二莽古爾泰卻是實實實在在的代善的擁護者。
這家伙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夫,不知道代善拿什么條件忽悠了他。讓他變成了代善的死忠。他留在這里,本質上就是為了牽制自己跟皇太極。現在他都說要起兵救援了,如果自己不動,這個莽夫說不定當場就會翻臉。
這種莽夫最讓人蛋疼的地方就在于,你沒法跟他講道理......想到這里,阿敏只能無奈的開口道。
“陛下遇襲,我等責無旁貸,即刻起兵,救援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