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煊沒有回明軍大營商議戰事。擺明了我跟你們不是一路人。這讓李如柏深感遺憾。他見到了陸煊以及他麾下軍隊的戰力。如果這只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話,他或許能升起一點更大的野心。但是現在,眼看著兩倍兵力正面都無法對抗清軍。李如柏什么心思都熄了。
陸煊回到大營,就遇到了迎上來的趙靖忠。
“大人,有件事需要向你匯報一下。”
“講。”陸煊一邊伸手,讓丁白纓為自己卸甲,一邊說道。
“就在剛才,大人出戰的時候,卑職收到了對面明軍的密信。竟想讓卑職,帶著屬下投奔過去。許了不少好處。”
“那你想去嗎?”
“大人說笑了。看那明軍不堪一擊的樣子,如此軍中,有何前途。還是追隨大人更合靖忠的心意。”
“是嗎?那就這么著吧。這場仗估計打的差不多了。我們不上,李如柏也不敢主動進攻。清軍剛才沒占到便宜,估計不會再打了。你記著,等會收拾戰場的時候,瞪大了眼睛。所有的資源,有多少要多少。”
“卑職明白。”
戰事跟陸煊想的差不多。阿敏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為了代善,賭上一切跟大明在這里分個勝負的。這個冬天已經有了保證的情況下,他連這場仗都不想打。畢竟就算在這里打贏了,也不過是打下遼東的地盤。大明還有數千里的國土可以周旋。但是如果大清輸了,怕是要把整個國家陪進去。
不知道他如何說服了莽古爾泰。對方終究是同意了退兵,這場戰爭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進入了尾聲。
勝自然是大勝,不管從哪個方面將,這場仗都是大勝中的大勝。生擒帝國皇帝,加上四貝勒。斬敵過萬,這種戰績難道不是大勝。
至于是誰打出來的,那當然是明軍打出來的。陸煊不也是此次征戰的明軍的一部分?所有人都選擇性的忘記了鐵嶺衛的失守,全程城的儲備被掠奪,上萬軍民被抓走做了奴隸。
大家只等著上報戰功,然后坐等封賞。
奧對了,戰功在陸煊那里,想要拿到這些戰功,他們還得湊出一千兩百萬兩銀子。這就意味著,今年的糧餉,不但不能貪墨,相反還得再大出血一次。所有人都很不爽,除了陸煊。
陸煊對升官沒什么興趣,他感興趣的是發財。他需要錢,來籌備自己的海軍。清軍這一戰,傷了元氣。加上又沒了皇帝,內亂必起。一年半年是喘不過氣來了。這給了他一些時間,讓他騰出手來,開始關注沿海的問題。
要想富,掌控海運是必須的。之前沒時間,也沒錢。現在,他既有時間,又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