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日子過了大約有一年的時間。三人的課業基本上進入了正軌。能夠自主修行了。
而這一年的時間,湘西一代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以陳家為核心,羅大帥朝著周圍擴展了六七個個鎮。手里的人馬已經達到了兩千人。在這個時代,這已經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了。至少中央政府,也需要謹慎對待的存在了。
關鍵是,羅大帥最終聽取了陸煊的意見。開始走精兵路線。控制了手中軍隊的規模。但是給手底下的這群人,全部配備了歐美的裝備。各種輕重機槍,迫擊炮數量甚至超越了政府軍的王牌部隊。
陸煊很清楚,在接下來的大戰中。中方在火力不足上,吃了多虧。所以,給羅老歪提了一個醒。羅老歪這個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能夠空手打天下的人,自然都是人精。他信了陸煊,知道對方在提點自己。于是按照陸煊給的一些意見,重新部署編練了自己的部隊。
陸煊雖然沒有現代戰爭的經驗。但是軍中的一些基本規則是不會改變的。一群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的軍人。絕對比一群人數眾多,但是只會打順風仗的混混強的多。
羅老歪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重新嚴肅軍紀。清理了大量混日子的混混。規范了軍隊的體制,最終弄出了一只讓陸煊能夠勉強看上眼的軍隊。
別看只有兩千人,這個時代也就一個加強團的規模。但是這只軍隊的戰斗力,絕對不弱于中央政府的王牌軍。而且要是羅老歪放開了限制,把全部火力都放出來,怕是能嚇到那些所謂的王牌軍。只不過這廝扣得很,而且上一次的收獲,早就花的差不多了。他害怕補充不上,所以總是藏著掖著。
這些日子,一個勁的挑唆著,陳玉樓在干一筆大的。但是陳玉樓有些猶豫了。上一次之后,陳家也分到了不少錢財。他拿出來賑災,讓不少流民活過了去年。
今年羅大帥整頓軍紀。整個周邊一帶,竟然出現了長達一年的和平安穩的地區。那些很多逃難的難民,甚至已經在當地找了活,或者干脆開了荒地,準備在這里扎根了。以陳家為核心,周圍的侮五六個縣城,竟然成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民國桃源。
難民們開始有飯吃。陳玉樓就不由得想起,陸煊當初說的那句話。倒斗,終究是下九流的行當。一旦等到國泰民安之時,必然會被清算。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提前做好轉型。
陳玉樓很聰明,他明白了陸煊的意思。盡管所謂的國泰民安,看起來離得還遠。但是他準別提前做準備。出乎預料的是,陳家老爺子,竟然非常贊同他的行為。甚至欣慰的說,臭小子長大了。并徹底的放權,把陳家的大權全部交給了陳玉樓。
陳玉樓受到了鼓舞。按照陸煊之前說的,將陳家之前累積的各種古董文物整理收藏了起來。輕易不再出手。同時那些倒斗人看不上的壁畫,戰車,刀兵之類的東西,也通通保護性的收藏了起來。按照陸煊的說法在,這些東西,日后會成為陳家的投名狀。
而就在羅大帥跟陳玉樓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業的時候。陸煊來告別了。
“陸先生,你這樣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