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一種民族自信的表現,國戰打的你落花流水,民眾自然有信心。反觀華夏百姓,則是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被徹底壓彎了脊梁。
日本軍方對華的優越感則是來源于此。他們覺得,打一群懦夫,豈不是手到擒來?
但是美國發生的民主運動,毫無疑問震動了日本人。要知道,美國人可是日本的大爹。至少目前情況下,日本是絕對不想招惹美國的。但是一群流亡的中國人,竟然能夠硬生生的在美國人手中,奪取了同樣的權利。這可是日本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日本國內的態度,變得更加針對起來。內閣感覺正面開戰,風險太大。想要用懷柔的政策,逐步削弱軍民政府。
但是軍方那邊已經按耐不住了。這個爭論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不到一年,在1935年初,日軍就繞過了內閣,直接突襲了東北軍。戰爭在一種突然的狀況下爆發。
陸煊收到這個消息,也是有些無語,他沒想到自的一番作為竟然讓戰爭提前了。
提前到來的大戰,跟他想象中的已經大相徑庭。首先就是張作霖沒死。
作為東三省最大的軍閥。張作霖一直對日本人沒啥好感。想想原來得歷史上,日軍在開戰之前,先弄死了張作霖就知道了。他們其實很是忌憚這個東北的土皇帝。但是對張學良,毫不在意。估計早就看穿了這廝是個廢物。(不知道歷史上為啥他評價這么好。但是從軍事,跟統帥層面來說,他都是個廢物,也就玩女人有一手)
面對日軍得進攻,中央政府猶猶豫豫。但是張作霖可受不了這份氣。二話不說,直接開干。
東北軍戰力不弱,這一打更是把日軍下了一跳。
因為張作霖麾下的軍隊火力之強,竟然遠遠高于日軍之前的情報。
正面交鋒三日,日軍雖然前進數十里,但是傷亡慘重。東北軍各種德系裝備輪番上陣,重型火炮坦克跟日軍對剛。雖然整體上,仍舊敵不過日軍得進攻。但是日本人也是肉痛。無他,傷亡著實有些超乎預料了。
為此,日軍東北地區的間諜首領,被迫切腹。
這場戰爭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東北軍血戰半月,中央政府還在搞曖昧。猶猶豫豫,始終不見援軍(這時候的中央政府,干出這種操作,該沒人覺得奇怪吧)。遠在美國的陸煊一臉的蛋疼。
他在美國籌集的軍事物資已經出發,但是一兩天也到不了。只能致電陳家跟羅老歪,讓他們盡量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