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默默聽著,直到他們都安靜下來,才說著:“昨日上神確實降臨了這方世界,但此事不必過分宣揚。”
“上神為創世之神,不受人間香火,若立教上貢,難免引起上神不喜。”
“今日朕召集爾等來此,實為朕要重新訂立大秦政策,另有一些科技造物、神賜之物需要普及。”
他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在修行之余,他用了有限的時間去思考如何讓神靈更滿意。
祭祀似乎沒什么用。
思來想去,他最終發現,神靈真的只是比較滿意他的經歷,并且鼓勵他創造更大的傳奇。
那么如何得到神靈的鐘愛,思路就比較清晰了。
尤其是對于嬴政來說,統一、擴張本就是他的溯源。
只是統一了六國后,大秦的戰車雖然還能夠運轉,但如何治理那么龐大的區域就成了一個問題。
匈奴、南越等,不是打不打得過的問題,而是打過了意義也不大。
公元前的秦朝,可不像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警察,有野心和能力干預全球。
科技、制度、經驗、時間、眼界等等。
凡是擴張更大土地所需要的東西,大秦統統沒有。
即便是把地球儀擺在秦始皇面前,正常情況下,他也只能看著干瞪眼。
或許以后的以后,某一個朝代華夏能走出去。
但在當時展現出來只能夠徒增煩惱而已!
大秦銳士也是要吃飯的。
不用吃飯的是兵馬俑。
當然......兵馬俑也打不了仗。
故而在統一六國后,嬴政也停下了腳步,甚至于這六國內的百姓,他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變成自己人。
現實的種種掣肘,時代的局限性,都讓嬴政知道了,什么叫做人......有所不能。
他再怎么心比天高,也知道他的野望沒辦法在他這一代完成,只是坐到那個位置,還是會妄想長生。
而現在,不單長生的機會從天而降,伴之而來的還有超越時代的知識,高產作物、基礎科技等等。
蘇城在這方面還是蠻貼心的。
從基礎到高端一條路服務。
而不是直接扔高端產品。
一個科技前沿的科學家,也不可能拿著個錘子敲出來一臺平板電腦。
那種一人就是一個文明的不算,那已經算是論外科技了。
總之,蘇城給的不止是超越時代的知識,還有接軌時代的基礎。
宛若開掛。
正是眼界開闊后,發現自己還得到了對應的資源和科技基礎,嬴政才更改了自己的方針。
大秦這輛戰車,可以重新運轉起來了。
王座之下,文武百官皆是抬頭,從嬴政那雙平靜的眸子里,仿佛看到了火焰一般。
那是不需要掩飾的野心!
老將軍王翦上前詢問:“不知陛下打算執行何等國策?”
嬴政平靜道:“推行新法,讓大秦法度,徹底蔓延到戰車所能夠達到的每一處角落。”
“同時,長城......不用建了,大秦的銳士,會徹底解決匈奴!”
他的言語之中帶著極為強烈的自信。
停休長城,并不是要放慢腳步,只是因為沒有必要而已!
(求推薦票,若是讀者很喜歡看的話,我也有動力花更多時間來寫,那樣更新量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