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還有就是有關于娛樂的問題.......
自來也嚴肅表示:“我以后一定會以引領忍界思想為重點,而不是以迎合市場為目標的。”
態度是擺出來了。
具體什么結果。
到最后誰也不知曉。
不過未知才有那么一點樂趣。
蘇城甚至給自來也介紹了一個后輩:“有個孩子已經開始學文了,你或許可以教導他,同他一起開始寫文,致力于改造忍界的思想。”
自來也輕輕點頭:“無論如何,能有一點效果總是好的。”
可惜,他學習了半生的忍道,最終不得不為新的命運讓步。
自來也心中為此感到惋惜。
而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怎樣的命運的鳴人,在武館開始運行起來之后,終于感覺舒適了許多。
倒不是他輕松起來了。
而是他跟他一起累的人增加了很多。
看到其他孩子也那么累,要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武學傳統,對比下來,他心態一下子就平衡了。
是的,雖然標注是武館,但是這里比忍者學校還要正規許多,可以算是立體化的學堂了。
一天的文化課排得滿滿當當的,武道則是只有基礎的根基。
第一堂課上,作為講師的江玉燕就表示,武道,欲速則不達。
所以在進入武館前三年,武道以打基礎為主。
衍生內力之后,習練內功,演練武技,方才開始花費大量時間在武道上。
在這之前,一大半的時間都要學習文化課。
九年義務教育加強版就這么被安排下去了。
而且作業、考試一條龍,尤以文化課為重。
當然這兩樣目前還沒安排上。
武館剛剛開始運行不久,主要是以上課為主,饒是如此,也讓那些習慣于忍者氛圍的孩子感到不解。
即便是忍者學校,也不怎么看重文化課的。
很多東西,教自然是教的,但學成什么樣學校根本就不關心,忍者打到最后還是看硬實力、血統等等,文化課方面沒幾個人重視。
這一點可以參照原著文化課第一的效應,不是后期開掛根本就跟不上戰斗。
即便像是中忍考試那樣,文化要求很高的文科,考驗的也是他們竊取情報的能力。
也就是說,這些科技、文化,你不學也是沒關系的。
只要考試的時候你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答案給抄過來就可以了。
然而武館卻不是這樣。
這是真的重視文化課。
以至于有幾個學員對此表示不解,甚至舉手表示忍者難道不是能做任務就行了?
江玉燕親切和藹地表示,他們這里教授的是武者,不是忍者。
之后給那幾個有疑問的忍者,友情贈送了幾套作業,讓他們回家好好做,囑托家長監督。
某方面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公正了。
那些血統對于完成任務的幫助是很大。
學習上還是得腳踏實地。
讓這些信誓旦旦過來準備為家里人爭光的孩子們苦不堪言。
鳴人作為表率,對這些內容自然也是要參與的。
但他已經習慣了。
每一日都能夠感受到進步,那種學習的快樂,他已經逐漸能夠享受到。
而今別人也這般苦,他反倒有種同甘共苦的感覺,更加不覺得疲倦了。
可惜,在每一日課程結束后,未等鳴人高興幾天,便發現自己似乎相比較于其他忍者學員來說,還有著所謂的“加餐”。
那是一個五官粗獷的白發中年人。
幾乎是剛一見面,鳴人就認出來了那人的身份。
他的眉頭當時就皺了起來。
武館的后院,自來也走到這里后,收起了平日的跳脫性子,神色肅穆起來,整個人看起來都沉默寡言許多。
畢竟這可是武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