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扣除設備的前期投資和從藍星搬運皁石到地球比較麻煩以外,其實碳晶電池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原材料、電費和人員工資。
無論是碳晶還是C14,原材料都是高純度的碳,這東西相當便宜,在國際煤炭市場大跌的背景下,藍星科技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取得優質的煤炭。
開支最大的就要數電費和人員工資。
其中原材料碳通過設備的高溫高壓后轉化為碳晶,技術人員按照每天的生產量評估了下工廠的電費,如果按照每天生產10萬枚碳晶電池來計算,一個月的電費在20萬—30萬RMB,的確是高耗能產業,不過平均到每一塊碳基晶電池也不算高。
最后的是人員工資,高材生技術人員年薪30萬到50萬,車間管理人員20萬左右。
這讓算下來,其實碳晶電池的成本也不算高,一枚在電池的成本還不到10塊。何況這些成本完全可以通過碳晶生產的副產品——高純度鉆石賺回來。
陳諾當然不會犯傻,認為成本不超過10塊,那賣20塊就賺了。當然考慮到現在高端手機的價位在3000到6000RMB這個價位,陳諾也不會胡亂報價。
陳諾說道:“每一枚碳晶電池的出廠價為300RMB,這個價格雖然遠高于先進的碳晶電池,但是我相信消費者愿意為它埋單。”
余大爺和雷布斯在心里打著算盤,現在旗艦手機的鋰電池成本約6美刀左右,換算成RMB就是30塊左右。榮耀系列和紅米系列的電池成本更低,可以控制到4美刀左右。
現在碳晶電池的采購成本就要300RMB,那么使用碳晶電池后,終端肯定要漲價,至少要漲300塊。
以低配MATE10為例子,現在的售價為3488RMB,如果使用碳晶電池,售價至少為3800。這個價格對國產手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余大爺不得不考慮消費者會不會接受。
陳諾一句話讓余大爺和雷布斯徹底動心了。
“每部手機的售價加上三百塊,不是也比腎8和腎X便宜許多嗎?”
雷布斯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裝上碳晶電池的手機無論是實用價值還是B格都要比現在的IP8和IPX高,如果蘋果沒有碳晶電池而小米有,即便高三四百塊,消費者愿意怎么選擇都是顯而易見的事。
雷布斯說道:“如果貴公司不與蘋果合作,這個價格還是可以接受了。”
陳諾并不不給兩人肯定的答復。
在手機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這個險絕對值得冒,而且越早采用碳晶電池,越是能搶先市場。
在價格方面,雷布斯和余大爺要想和陳諾談一談,再壓一壓,但是陳諾卻絲毫不讓,處于談判余大爺和雷布斯只得選擇妥協。
最后兩人很快在陳諾的辦公室簽訂了碳晶電池的訂單,余大爺首先下了一百萬枚碳晶電池的訂單,這批電池將會首先應用于華為MATE10,用MATE10試一試市場的反應,如果市場能夠接受這種價格,那么MATE11和P11的設計將會以碳晶電池為基礎全部推倒重來,未來的手機將會變得更加輕薄,USB接口也將會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