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內存工程師們對碳晶摩爾內存研究得出的結論放在老板李健熙的桌面上。按理說內存只是三星龐大產業鏈中的一部分,遇到問題不會直接擺放在集團老板李健熙的桌面上,但是這次的情況和過去的都不相同。三星內存被藍星科技攻擊的毫無還手之力。
現在藍星科技的內存還沒有開始量產,從市場的表現來看,三星內存的銷量并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但是一旦量產,三星知道自己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必將成雪崩之勢,這樣嚴峻的情況必須讓老板知曉。
李健熙也知道三星目前面臨的危機,手機市場在華為、小米的沖擊下體無完膚狼狽地撤出華國市場,鋰電池行業也遭受重創,如果印鈔機內存行業再遭受重創,三星的電子行業宣布破產了。
李健熙在辦公室來回踱步,石墨烯內存的技術含量太高,以至于讓三星的頂尖工程師都沒有辦法破解其中的奧秘,可以確定石墨烯摩爾內存是跨時代的產品。
如果技術上不能擊敗藍星科技,那么……
李健熙讓助理來辦公室,他有必要和海力士(原現代)、SK的老板商量對策。
同樣為藍星科技石墨烯內存焦急的還有在米國的金士頓、海盜船內存實驗室,灣灣的威剛、宇瞻等內存企業。
藍星科技的石墨烯內存不是動了三星一家企業的蛋糕,是動了米國、棒國、灣灣所有內存企業的蛋糕,在過去十年,這些企業達成的壟斷聯盟和利益平衡被打破了。
三天后,三星內存產業、海力士、SK、金士頓、海盜船等十家內存生產企業秘密前往獅城進行會談,就藍星科技生成石墨烯摩爾內存對行業造成的持續影響進行評估,并商討應對策略。
雖然是秘密前往,但是陳諾還是通過某些渠道得到了這些公司的動向。陳諾并不準備采取什么特殊的動作,科技行業,絕對的技術領先就是話語權就是措施。
第二天石墨烯摩爾內存生產鏈已經建立起來,這條生產線并不是商用,而是專門為國家生產高端設備儀器的內存。
科技部帶領專家團隊前往江城和陳諾舉行了為其兩天的會談,國家和藍星科技簽訂了價值3億RMB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未來的五年內,藍星科技將專門為國家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國家探月中心太空實驗計算機等設備生產高速內存。
就在石墨烯內存如火如荼進入進入市場時,陳諾在高層某商業伙伴的引薦下見到了名叫李成思的米籍華人。
李成思是米國華人二代,本人畢業于耶魯大學,曾經就職于英特爾和微軟,現在在華爾街就職于摩根士丹利下屬的一家科技基金公司。
說的是科技基金公司,其實就是一家科技掮客公司,專門游走于各國高精端的科技企業,為科技企業尋找潛在投資者或者合作伙伴。
這次李思成找到陳諾給陳諾帶來一個無比香甜的蛋糕,讓藍星科技進入米國市場并和英特兒、AMD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