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一直堅信硬件設施是一切科技的基礎,只有硬件設施達標才能討論軟件的發展,才能談論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在藍星世界建設發電站和化肥工廠如此,在地球引進碳晶電池和石墨烯內存的生產鏈同樣如此。
藍星世界七十年前就已經消失的化肥工廠再次矗立在大地上,不同的是七十年前這邊大地一遍生機勃勃,人類文明正在蒸蒸日上。七十年后的今天,藍星世界卻是一片死寂,人類后延殘喘著。
因為電力和工藝的原因,化肥工廠的產量并不高,每天的產量還不到五十斤,不過這點化肥已經足夠種植社區使用了,化肥工廠的運行全部是依靠著末世一代的努力工作。所謂的末世一代就是在成年以前就進入末世,他們通常沒有經歷過系統的教育,更多的知識是在陳諾在社區中辦學中學到的。
這些年輕人的臉上充滿了對生的信念,他們對文明時代的記憶已經模糊并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他們才是藍星世界的未來。
化肥有了,可以穩定目前種植社區的糧食產量,繼續保證種植社區在其他幾個社區的優勢地位,但是陳諾需要更多的糧食,他需要士兵們繼續在附近探尋社區附近沒有被污染的土地,糧食的產量還要繼續擴大。
一大早,陳諾剛剛從化肥廠出來,就聽到不遠處的科研中心(牛棚改造)傳出一聲驚天怒吼。
“成功了!成功了!終于他niang的成功了!”
時間還很早,社區的居民還沒有出來工作整個社區都很安靜,因此吼聲相當清晰。
陳諾聽不出了聲音的來源——丁亮。
這小子一直在科研中心研究著文明時期的電腦芯片到了如此如醉的地步,陳諾回到末世有一段時間了,丁亮都沒有出來見人。陳諾知道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丁亮能夠堅持研究實屬不易,因此也沒有打擾他,好吃好喝都給供應著。從地球帶來的水果,整個社區除了駱苗和玲兒能吃到以外,就是丁亮了。
丁亮這么興奮,一定是研究出了結果,陳諾快步趕向科研中心。
整個科研中心是由丁亮、劉宇航、馮冉共同辦公,一個研究微電子科技,一個研究農業化工,剩下一個研究教育。
哪兒知道丁亮將整個科研中心全部霸占,堆滿了自己用的各種電子元件和實驗儀器。十分嫌棄丁亮的劉宇航和馮冉只得搬出科研中心自己另外找了一個地方。
丁亮求之不得,將整個科研中心視為自己的財產。
陳諾剛剛走進科研中心就聞到一股味道,他特別熟悉的味道,這個味道在地球的碳晶電池車間、石墨烯內存車間的味道一樣。
丁亮的頭發披肩滿臉胡渣,正在他自己組裝的平臺上搗鼓著什么。
陳諾看到研究中心地上是滿滿的各種零件,還有幾個不知名的機器設備被擺放在空地上。
“老板?”丁亮看到陳諾眼睛一亮,就像是獨守空房的妻子等到了十年八年才回家的丈夫。